專家獻策/高希均:用包容心 治台灣病

【聯合晚報╱高希均】

2012.06.20 03:15 pm

要「關鍵兩年」中台灣翻轉,先要治好當前流行的「台灣病」。

逢「中」必反、逢「漲」必反、逢「改」必反,就是今天的「台灣病」;其中尤以逢「改」必反。像癌症一樣,已進入第三期。

隨著國內外情勢的變化,政府必須要做各種改革以及修正各種法令,但祇要公部門一提出改革─從證所稅、十二年國教、健保、到都市更新,甚至因應氣候何時停課停班,無一不遭受到鋪天蓋地的挑剔。任何改革,一定牽涉到對現狀的調整,祇要侵犯到自己一絲利益、一絲不便、一絲不確定感,就出現不成比例的反對聲浪,甚至幕後發動示威或恐嚇。結局是改革熄火。

為什麼社會不能出現另一種理性聲音來支持?或者為什麼媒體不多報導各種建設性的修正,以集體智慧促其實現,而不是萬箭穿心,胎死腹中。

要如何治「台灣病」,祇有靠「包容心」。「包容心」就是對台灣社會長期發展有利的事,大家進一步來理性獻策,大家退一步來相互折衷,大家讓一步來取得共識,大家跨一步來全力推動。這「四步」就是包容心的具體實踐,就是在為台灣經濟開路。當台灣社會擁有了「包容心」:

(1) 媒體及民代就會減少起鬨及作秀,評論時展現客觀的平衡。

(2) 保障自己人權與自由的同時,不會傷害沉默大眾的利益。

(3) 「利益團體」不會明目張膽的強勢。

(4) 除了低所得及弱勢團體需要照顧,你與我這些可以自食其力的人,應當要以身作則地提倡「使用者付費」、「有能力的人多付稅」。

(5) 為了下一代子孫的福祉,以及支付擋不住的各種社會福利及補貼,稅基必須要擴大,「加稅」必須要做,財政赤字必須要下降。

(6) 最難擺脫的是貧窮社會中根深柢固的二種恐懼:(a)要靠「保護」來阻擋開放及外來的競爭(如陸生來台就業機會搶去年輕人的工作);(b)要靠「白吃午餐」來佔公家及別人的便宜,以減少自己的支出。

(7) 執政者(從總統到內閣到國會議員),必須要以前所未有的魄力,透過各種方式(如辯論、公聽會、座談會、專訪),說服大多數人民。

不治好今天的「台灣病」,哪會有健康的明天?

(作者為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創辦人)

全文網址: 專家獻策/高希均:用包容心 治台灣病 | 台灣快轉系列一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7167038.shtml#ixzz1yQcrYWHp
Power By udn.com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癌症蟬聯奪命榜首30年 男罹癌近女2倍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2012.05.26 04:35 am

去年十大死因 癌症獨霸30年 / 施靜茹 宋玟蒨

衛生署昨天公布去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癌症連續卅年蟬聯十大死因榜首。因癌症而死亡的男性將近是女性的兩倍。癌患的平均死亡年齡是六十六點三歲。

國人去年死亡人數十五萬兩千零卅人,死亡時鐘平均每三分廿七秒就有一人死亡,較前年平均每三分卅八秒,縮短了十一秒。

十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肺炎、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

去年國人十大死因排名與前年相比,只有原排名第四名的肺炎,與第五名的糖尿病對調,其他排名不變。

死因的前三大是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占所有死亡人數的四成六。

死因的死亡率,除了肺炎和事故傷害,較前年降低外,各死因的死亡率都增加,尤其是慢性下呼道疾病增幅最明顯。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趙坤郁說,吸菸是造成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原因之一,會導致肺癌和慢性阻塞性肺病;若能戒菸就能避免發生。

男、女性的十大死因前兩名都是癌症和心臟疾病,男性前三到五名分別是腦血管疾病、肺炎和事故傷害;女性前三到五名分別是糖尿病、腦血管疾病和肺炎。

去年十大癌症死因,排名榜首仍為肺癌,其他依序為肝癌、大腸癌、乳癌、口腔癌、胃癌、攝護腺癌、胰臟癌、食道癌和子宮頸癌。與前年相比,原排名第八的食道癌,與原排名第九的胰臟癌互調。

十大癌症死亡率,女性乳癌和男性攝護腺癌,都較前年增加百分之五點六,有一半乳癌患者死於五十七歲前。

目前國內四十五歲到六十九歲女性乳癌篩檢率只有兩成九,遠較歐美的七成低很多。

【2012/05/26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癌症蟬聯奪命榜首30年 男罹癌近女2倍 | 十大死因癌獨霸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7117629.shtml#ixzz1vvsmLejv
Power By udn.com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大死因癌症獨霸 去年男人少活0.2歲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2012.05.26 04:30 am

編輯台時間(1)男比女短命6.7歲 為何創紀錄? / 彭芸芳

圖/聯合報提供

台灣男人不但比女人短命,而且愈來愈短命。衛生署昨天公布去年國人十大死因,男性平均壽命只有七十六歲,女性八十二點七歲,平均男比女少活六點七歲,是歷來男女壽命差距最大的一年。

衛生署統計室主任陳麗華說,去年台灣男性平均餘命七十六歲,較前年的七十六點二歲,少活零點二歲,為近六年來首見男人壽命「倒退嚕」。

台灣女性去年平均壽命八十二點七歲,保持前年的紀錄。這也使女性和男性的平均壽命差距,拉開到歷來最大。衛生署分析,主因在於去年男性死於癌症者有兩萬七千多人,女性則只有一萬五千多人,男性較女性多一萬一千五百多人,使得男人的平均壽命往下掉。

圖/聯合報提供

老年醫學會常務理事、台大醫院家醫部醫師李龍騰說,台灣健保開辦以來,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

整體來看,女性還是較懂得注意自己健康,定期做健康檢查,有大小病會趕快就醫;不像男性或因忙碌沒空,有病卻拖著不去治療。

男性的癌症死亡人數,高出女性許多,與生活接觸致癌因子關係不小。李龍騰指出,男性比女人還愛嚼檳榔、吸菸和喝酒。這些行為都是導致口腔癌、肺癌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因此,男性癌症死因,一向由肝癌居首,去年則由肺癌超前。

圖/聯合報提供

多數男性必須挑起家中經濟重擔,有的還需從事建築工地等勞務較重的工作。特別是去年國人因為運輸交通事故死亡者,就占事故傷害五成以上,男性騎機車機會比女性高,交通事故風險也跟著提高。

演化上,女性因為部分身體結構占優勢,活得比男性久。李龍騰舉例,因女性荷爾蒙可保護心血管,因此,至停經前,比男人較晚罹患心血管疾病。

不過,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徐粹烈說,女性荷爾蒙雖能讓心血管壁維持彈性,避免硬化、阻塞。

唯女性一旦停經,約在四十五歲至五十五歲間,女性荷爾蒙分泌即急速下降,女性罹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即和男人一樣,甚至發生高血壓機率會比男性高。

【2012/05/26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十大死因癌症獨霸 去年男人少活0.2歲 | 十大死因癌獨霸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7117624.shtml#ixzz1vvs5X2NY
Power By udn.com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際小學堂/沙國產油最多 美國耗油最高

2012/05/13

【聯合報╱記者馮克芸/報導】

一般人的印象裡,如果一國的某項自然資源很豐富,民眾多半就會盡量用。所以在台灣,民眾都盡情享用產量和種類都非常豐富的水果,因為台灣是水果王國嘛。

以石油來說,全球石油已知蘊藏量最多的國家是沙烏地阿拉伯,那麼沙國的石油消耗量高居世界第一嗎?對不起,錯了。

石油消耗量與各國的蘊藏量關係不大,但與經濟發展高度相關。根據美國中情局2009-2010年的統計,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耗國,每天消耗1869萬桶石油;排名第二的是中國大陸,每天消耗量不到美國的一半,僅820萬桶。

至於排名第三到第十的,分別是日本、印度、俄羅斯、巴西、德國、沙烏地阿拉伯、南韓及加拿大。注意到了嗎?近年經濟高度發展的「金磚四國」全都在列。

中國大陸人口(約13億)是美國人口(約3億1300萬)的四倍多,但石油用量不到美國的一半,如果計算平均每人用量,美國人用油是中國人的八倍以上!

台灣呢?行政院研考會的資料顯示,台灣是全球第18大經濟體,我們的石油消耗量高居全球……?答案是全球第21,每天83.4萬桶。

全文網址: 國際小學堂/沙國產油最多 美國耗油最高 - 學習探索 - 下一代國際力 - udn校園博覽會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89323#ixzz1uhkgfPDR
Power By udn.com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際小學堂/阿拉伯之春燃燒 油價也燎原

2012/05/13

【聯合報╱記者馮克芸/報導】

阿拉伯語系國家,位處油產最豐富的中東或北非;由於政局動盪,可能影響石油輸出。圖為「阿拉伯之春民主運動」。 (歐新社)

生產石油的過程,需要高度的政治和區域穩定,一旦產油地區發生戰禍,石油就可能停產,即使有錢也未必買得到,當然價格就一飛沖天了。

近兩年影響油價的主要國際事件有二,一是「阿拉伯之春」運動,二是伊朗威脅封鎖荷莫茲海峽。

「阿拉伯之春」指的是從2010年底開始,許多阿拉伯國家民眾為了爭取民主自由,發動一連串示威遊行。這股浪潮已在突尼西亞、埃及、利比亞及葉門這四個國家,造成執政者下台、舊政權瓦解;另外,在阿爾及利亞、伊拉克、約旦、科威特、摩洛哥及阿曼,也出現大規模抗議,而巴林及敘利亞的抗爭至今還未停止。

由於這些說阿拉伯語的國家,位處全球油產最豐富的中東或北非,一旦政局動盪,就影響石油輸出,也就影響國際油價。

更近一點的2011年12月,由於伊朗發展核子計畫,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威脅要制裁,伊朗就在該國南部海域舉行軍事演習,還嗆聲說,若是遭到制裁,就要封鎖荷莫茲海峽。

由於每天通過荷莫茲海峽的石油運輸量,差不多是全球消耗量的六分之一,若是真的封鎖,供油量大減,油價必然上漲,因此雖然伊朗只是揚言,並未真正封鎖,但國際油價立刻蠢蠢欲動。

美國和歐盟已聯合其他國家,停止進口伊朗石油,藉此施壓,要求伊朗放棄核武計畫。同時雙方也展開外交談判,化解歧見。

全文網址: 國際小學堂/阿拉伯之春燃燒 油價也燎原 - 學習探索 - 下一代國際力 - udn校園博覽會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89325#ixzz1uhjXHWBl
Power By udn.com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際小學堂/另類行業 海上鑽油

2012/05/13

【聯合報╱記者馮克芸/報導】

海上鑽油平台。 (路透)

你將來想從事什麼行業?這個問題,讀者一定不陌生,可是,你一定會發現,世界上千千萬萬種行業,有許多是生活中完全接觸不到的,如果你很難想像,也就很難作夢。例如,你知道在海上鑽油平台上工作,會是什麼滋味?

世人利用鑽油平台探勘或開採石油,已有100年以上的歷史,初期是在距離陸地較近的海岸邊,隨著技術升級,海岸愈來愈遠,而且規模愈來愈大。

目前全球最大的海上鑽油平台是「海伯尼亞」平台,位置在加拿大東南東方,距離紐芬蘭省聖約翰市約315公里的大西洋上,整個平台先在別處建好,然後拖到現場固定,內部可儲放約120萬桶(19萬立方公尺)原油。

海上鑽油平台離岸那麼遠,工作人員不可能每天搭船或搭飛機去上班,因此,多數人員的工作型態是:連續工作2周或3周,接著連續休假2周或3周。至於連續工作的那2-3周,每天上班12小時、下班12小時,如果剛好碰到平台上人手不夠,每天工作14小時也是常有的事。

平台上有員工餐廳,多半是24小時供應餐點,即使是上班時間,中間也有休息時段,可以吃點心。有些平台上還供應飲料、甜點或甚至冰淇淋。但如果你想吃糖,就得自己帶去,平台上沒有地方買。

大型鑽油平台多半有健身房,小型平台若沒有健身房,唯一的運動大概就是到平台頂端的直升機場健走。平台上都設有電視室,那可能是員工下班後最常聚在一起消磨時光的地方,只有大型平台才在員工寢室內擺放電視。

除了看電視,也可以玩牌、打電玩、閱讀書報、聽你的MP3,或者像在墨西灣鑽油平台工作的大副丁斯莫爾,他用下班時間來寫個人理財部落格。不過,在工作12小時之後,許多人除了吃飯,累得只想倒頭就睡。

什麼樣條件的人可以去海上鑽油平台工作?這是一個體能消耗非常大的職業,不只需要長時間工作,還需要快速的學習及應變能力,因此良好的健康是首要條件。此外,更重要的是能嚴守紀律,積極參與團隊合作。

當然,在海上鑽油平台工作也有高度危險。除了海上天候變幻莫測,平台失衡、漏油引發大火或爆炸,都使得鑽油平台工作者面臨嚴重的生命威脅。

全文網址: 國際小學堂/另類行業 海上鑽油 - 學習探索 - 下一代國際力 - udn校園博覽會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89322#ixzz1uhiT4mgv
Power By udn.com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際小學堂/OPEC 最大石油供應集團

2012/05/13

【聯合報╱記者馮克芸/報導】

台灣許多鄉鎮或地區都有農漁會,把農漁民組織起來,幫會員賺更多錢。相對的,買農漁產品的消費者,在台灣也有「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為消費者爭取品質更佳、價格更合理的產品。

就連農漁產品都有這種買方和賣方的組織,全世界的石油生產和消費,難道就沒有協調組織,害我們只能「人家喊漲,我們就掏錢」嗎?

當然有。但是,這兩個國際組織無法「喊水會結凍」的直接控制油價,只能協調會員國採取一致行動,影響油價的高低。

第一個組織是成立於1960年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當初是五個產油國──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為了擺脫跨國石油公司對油源和油價的操控,才在伊拉克成立OPEC。目前OPEC總部設在維也納,有12個會員國。

OPEC統計,2011年全球平均每天石油供應達8740萬桶,其中OPEC占了4580萬桶,占一半以上,達52.4%。

另一個組織是「國際能源總署」(IEA),成立於1974年,主要任務是協助28個會員國有便宜可靠的清潔能源可用,扮演各國能源顧問的角色。這些會員國包括石油用量龐大的八大工業國,澳洲、紐西蘭、南韓及多數歐洲國家。

根據2009-2010年的統計,全球消耗油量最多的十個國家中,有半數是IEA會員國,包括美國、日本、德國、南韓及加拿大。

圖/聯合報提供

全文網址: 國際小學堂/OPEC 最大石油供應集團 - 學習探索 - 下一代國際力 - udn校園博覽會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89326#ixzz1uhhVEWP3
Power By udn.com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際小學堂/誰在影響油價 咱們揪出來

2012/05/13

【聯合報╱記者馮克芸/報導】

國際油價調漲波及台灣,各地民眾搶在漲價前加油,排隊人潮綿延至馬路上。 記者謝進盛/攝影

校門口的蔥油餅和紅茶漲價了,老闆貼出告示,說是因為汽油價格上漲,請顧客見諒。奇怪了,蔥油餅用的是食用油,又不是汽油,而且中油公司自從四月二日大幅調漲油價以後,到五月十二日以前已連續六次調降,蔥油餅和紅茶為什麼說漲就漲?

沒錯,中油雖然六次降價,但整體油價還是比四月之前高,而油價漲造成運費漲,運費漲又造成物價漲,雖然此油非彼油,你還是得多掏點錢去買蔥油餅和紅茶。

不甘心讓油價削?快來看看油價為什麼漲,找出省錢的對策。

價格,可從最簡單的「供需原理」來觀察──買的人少而東西多,也就是「需求」少而「供給」多,價格就跌;但若是買的人多而東西少,價格就漲。

簡單的例子是台灣常出現的「果賤傷農」景象,例如:柳丁盛產,價格就暴跌,農民血本無歸,這就是最簡單的供需原理。

但就石油的供需而言,並不是「有油的人要賣、沒有油的人要買」這麼單純,而是主要受三個因素的影響:

●產量,這牽涉到儲油量和開採技術。

●運輸,運油船隻和油管是其中的關鍵。

●國際政治問題,如果產油國發生戰爭、油管破壞或出口受阻,產量減少,價格就會上漲。

至於石油的需求,也受三個因素的影響:

●經濟景氣:景氣佳,經濟活動多,用油需求大,價格也水漲船高。

●地區經濟的發展:中國、印度、巴西等國近年經濟高度成長,石油的需求大增,造成價格上漲。

●是否有替代能源:如果不用石油,可以用核能、天然氣、綠能等來取代,或如果有新的節能方法,石油需求減少,價格就會下跌。

在供需以外,油價還可能受到另外兩個因素的影響:一是匯率,例如,如果以美元計算,那麼美元漲,油價也跟著漲;二是政策,有些國家會在民眾買汽油時補貼一點錢,因此當地油價的漲跌就與國際油價不一致。

過去台灣對油價採取補貼措施,甚至「凍漲」,後來中油虧損太多,政府受不了,才在四月初讓每公升汽油一口氣上漲三塊多,惹得民眾大罵。

台灣不產油,所有的石油都向國外購買,又因為台灣的油量需求,與其他大國相較,僅屬少量,無法獲得價格折扣,因此,對付高油價,我們唯一的對策就是節約用油,少用才能省錢哪!

圖/聯合報提供

全文網址: 國際小學堂/誰在影響油價 咱們揪出來 - 學習探索 - 下一代國際力 - udn校園博覽會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89324#ixzz1uhh82HAF
Power By udn.com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快走姿勢 你走對了嗎?

聯合新聞網 2012/04/09

走路幾乎是我們每個人出生學的第一種運動,從爬到走,跌跌撞撞,走穩後,加快步伐,進階成跑步。但姿勢正確了嗎?

【聯合報/全國馬拉松紀錄保持者許績勝口述、記者楊育欣整理】

走路幾乎是我們每個人出生學的第一種運動,從爬到走,跌跌撞撞,走穩後,加快步伐,進階成跑步。但姿勢正確了嗎?

正確的快走姿勢

1.應該挺直上半身,身體任何部位不需太用力,走路時膝伸直,以輕鬆的心情,挺腰收腹,如果腰彎曲,容易造成駝背。

2.走路時從腳跟落地,再把重心移到腳掌至腳尖,與另一隻腳交互運動。

3.走路踏出步伐時,自然揮動手臂,不用刻意,藉由揮動手臂平衡身體,角度擺動大,只是增加運動強度。

快走示範/大同高中蔡牧樂。記者陳立凱/攝影

正確的慢跑姿勢

1.上身腰背挺直,不前傾、後仰,頸部與肩部保持放鬆。

2.擺臂自然,雙手曲肘大約90度,手掌半握拳,前後擺動。

3.跑步下半身步伐,先由腳跟進入,腳底全面著地後,曲膝、蹬伸將足膝向後方伸直,身體重心由腳底移至腳尖蹬出,再移至另一腳。

4.交換步時,會稍微騰空,下半身應保持放鬆,腰、膝、踝自然不要太用力,避免著地動作僵硬,造成反作用力太大受傷。

放鬆心情的快走

現代人由於工作繁忙,有時無法拾起球具上球場,只能用天生的裝備——雙腳去運動。國內愈來愈流行快走和跑步,但兩者其實不一樣。

一般人所做的快走又與運動比賽的競走不同,沒有像競走的強制規則,這裡指的是隨心情自然放鬆的快走。

走路不能兩腳離地,兩腳交互著地,但快走又比正常散步與健走稍微快一點,步伐大一點;跑步則同時兩腳離地,兩腳交替速度比較快。

兩種運動都應視個人身體狀況調整,活動前都要確實熱身,結束後也要緩和運動。只要規律且持久,一周至少三天練習,維持30分鐘以上,才會有效果。

全文網址: 快走姿勢 你走對了嗎? - 小心運動傷害 - 健康話題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82444#ixzz1rXs7sWgU
Power By udn.com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膝蓋不好 就不能跑步了?

聯合新聞網 2012/04/09

黃森芳說,即便是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膝蓋不好的人,也不需要放棄快走或慢跑,而是更積極的解決膝蓋問題,也就是增加腿部肌肉的力量...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報導】

開跑前 兩大準備事項

無論是快走、慢跑,隨時隨地都可開始,只要注意設備、地點及暖身夠不夠。

1.球鞋及格嗎?

林貴福說,除了穿吸濕排汗、可伸展的衣褲,鞋子很重要。慢跑鞋當然是第一首選,鞋底大於腳掌面積,足夠的包覆力,可預防踝關節內外翻轉。但是慢跑鞋底紋路大,摩擦係數較小,比較適合柏油路、泥土地等較粗糙地面,最好不要穿慢跑鞋跑光滑的地面。相對而言,業者推出為走路而設計的走路鞋,可平時備用,以便隨時、隨地快走。

2.暖身夠了沒?

林貴福提醒,無論是快走或慢跑,熱身準備運動不可少,最好先走一段路,再開始加快速度。黃森芳說,平時應時常轉一轉膝蓋、踝關節,在快走或慢跑前,一定要活動關節至少2至3分鐘,關節囊釋放潤滑液,不致於磨損軟骨,也能讓軟骨獲得足夠養分,幫助組織再生、強健。

不是不能跑/膝蓋不好 加強肌力再上路

黃森芳說,即便是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膝蓋不好的人,也不需要放棄快走或慢跑,而是更積極的解決膝蓋問題,也就是增加腿部肌肉的力量。

當膝蓋以上的股四頭肌,內、外側肌有足夠的力量,「繃得緊緊的」,就有很好的緩衝、避震效果,減少關節壓力,甚至能預防產生退化性關節炎。

蹲馬步:增加腿部肌肉力量並不難,除了到健身房使用專業器材阻力訓練,在家也可時時訓練。例如蹲馬步,或坐在椅上屈伸膝蓋,將腿部抬上、放下。黃森芳說,一開始訓練會感到吃力,以蹲馬步為例,可以先蹲約30秒,起身再做,若5回合太累,就從3回合做起,休息一天、隔天再做。

用護膝:黃森芳提醒,使用護膝穩固關節,得注意鬆緊度要「恰恰好」,別讓護膝過度壓迫,反而阻礙血流順暢。

全文網址: 膝蓋不好 就不能跑步了? - 要活就要動 - 美容養生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82742#ixzz1rXrIzKbk
Power By udn.com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快走或慢跑 哪個對我比較好?

聯合新聞網 2012/04/08

腳,是人類的第二心臟。
快走、慢跑就是最好鍛鍊下肢和全身的運動,
且人人都可馬上行動!
不過快走好?還是慢跑好?
快走與慢跑到底有什麼不同?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報導】

跑 雙腳會騰空/走 單腳踏實地

慈濟大學體育教學中心主任黃森芳說,慢跑與快走是「單腳與雙腳的差別」。無論快跑、慢跑,跑步時一定有兩腳同時離地的期間,也就是同時騰空的飛躍期;快走是一般走路加快速度,永遠都有一隻腳「踏實地」。

當腳「回到」地面,慢跑的地表反作用力較快走大,對關節的壓力也較大,依據騰空的速度、時間,慢跑的「衝擊」,可能達平時走路的2至6倍。

慢跑較持久 快走較消耗熱量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體育學系教授林貴福說,快走、慢跑最高時速同樣是8公里,不過一般人平時快走約時速6公里,即走路速度加快到上氣不接下氣。當時速相同時,其實慢跑的負荷比較低,也就是同樣的體力,慢跑的時間可以比較長,但快走消耗熱量比較高。

專家一致認為,快走、慢跑都很好,只是因應不同身體狀況、不同目標,可選擇不同方式運動。

慢跑示範/台北市大同高中蔡牧樂 記者陳立凱/攝影

林貴福說,簡單可區分為三類。

第一類/關節狀況不佳,選擇快走

例如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骨關節曾受傷害、平衡不佳,或是體重過重,又希望能燃燒脂肪、減重者,可以選擇快走。

第二類/骨關節健康,想強化心肺功能,選擇慢跑

尤其是35歲以後,肌肉流失速度快,慢跑是很好的「保肌」運動。

第三類/想減重、想增強體力,慢跑與快走並重

關節無特殊問題或已初步退化,又希望減重、也希望增強體力者,不妨慢跑、快走交替進行。

心臟病 輕快健走就好

不過林貴福提醒,心臟病等慢性病族群,由於循環功能不佳、心臟負荷程度有限,建議最好選擇一般的健走,也就是比平時走路速度快些,但不要達到快走的速度。雖然爬樓梯對心肺負荷較重,但可改善心血管症狀,建議心臟病患者,還是可以嘗試爬樓梯當日常運動,但一定得循序漸進,最好諮詢專家或主治醫師。

天天跑 每周300分鐘最好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一周有氧運動最好累積300分鐘,也就是每天慢跑或快走達30分鐘「剛剛好」。專家建議,分散運動時間,也同樣有效果,可視個人體能、時間慢慢累積運動能量,但每次運動時間最好要10分鐘以上。

全文網址: 快走或慢跑 哪個對我比較好? - 要活就要動 - 美容養生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82443#ixzz1rXqhThvo
Power By udn.com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半月軟骨 膝關節吸震器

【聯合報╱李文吉/內湖康寧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2012.04.07 04:00 am

「豪小子」林書豪因膝蓋外側半月軟骨裂傷,接受關節鏡手術,必須告假六周,讓不少球迷聞之心碎,幸好手術過程順利,大家期待他重回球場,再顯身手。

什麼是半月軟骨?半月軟骨連接股骨和脛骨,完好的半月軟骨大幅度減少從股骨傳遞到脛骨的壓力,減輕關節軟骨承受的負擔,使膝關節能以四兩撥千斤的方式載重,如釋重負。

根據實驗,減少半月軟骨10%的接觸面積,會增加65%接觸壓力;半月軟骨全部切除後,接觸壓力甚至可增加450%至700%。另外,半月軟骨與股骨髁吻合,也可增加關節的穩定性,並扮演吸震器的角色,在膝關節跳躍著地時,非常有用;完好的半月軟骨,也有助於關節滑潤。

由此可知,缺乏半月軟骨的緩衝,膝關節很容易受傷,漸漸就會導致進行性退化性關節炎。不過,半月軟骨隨年齡而磨損、退化,甚至破裂,是關節退化過程的一部分,不一定會造成疼痛或不適。只是發生在年輕族群,或運動員受傷、運動傷害時,就可能有明顯的疼痛或腫脹。

這也是林書豪必須動手術的原因。事實上,恢復、保有半月軟骨的功能,對醫師是一大挑戰,但已有愈來愈多的方法來治療它。為避免半月軟骨受傷,運動應選擇平整的場地、穿適當的運動鞋;運動前做好膝部防護及暖身。

半月軟骨受傷症狀,包括下樓梯覺得膝蓋一陣疼痛痠「軟」,或忽然覺得關節「卡」住、不能動,甚至感覺或聽到關節裡有「喀」的聲音,有上述症狀,應該盡早就醫,尋求適當的治療。

新聞辭典》半月軟骨

圖片來源/聯合報

又稱半月板,像兩瓣攤開的筊杯(腰果形),平鋪在脛骨平台,使膝關節中弧形的股骨髁部與脛骨端密切吻合,增加股骨與脛骨的接觸面積。

半月軟骨由纖維軟骨(膠原纖維)構成,含大量水分,但僅周圍環緣部分(約10%~30%)有血液供應;其他,大部分靠擴散方式從關節滑液攝取營養。所以,半月軟骨一旦受傷、破裂,幾乎無法自行癒合。

資料來源/林口長庚復健科主任周適偉

【2012/04/06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半月軟骨 膝關節吸震器 | 健康天地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7011737.shtml#ixzz1rOwkmvIJ
Power By udn.com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牙線拉拉扯扯 潔牙做白工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2012.03.27 08:45 pm

清潔牙齒 魔鬼藏在細節裡 / 施靜茹

牙縫可能變成細菌的「培養皿」。一項網路問卷調查發現 ,近七成民眾誤以為,只有在牙縫卡食物殘渣時才需清潔。只有不到1%的民眾,一天清潔牙縫兩次以上,並知道要輕刮牙齒表面,才能去除牙菌斑,同時每清一個齒縫就要換一小段牙線段。

衛生署曾調查發現,40歲以上國人,9成有輕重程度不一的牙周病。牙周病專科醫師紀泓輝表示,國人普遍未養成清潔牙縫的良好習慣,是罹患牙周病的主因之一。

根據一份「國人牙縫清潔行為調查」,回收1418份有效網路問卷,雖發現約七成民眾有固定清潔牙縫的習慣,但僅有千分之六瞭解每天正確的清潔頻率及方式,牙縫清潔習慣沒做好,可能成為牙周病防治的死角。

紀泓輝說,每天應使用牙線兩次以上,而清理牙縫不只是去除食物殘渣,更要去除牙菌斑,因此應以牙線輕刮齒縫相鄰的牙齒表面,而非在齒縫間前後拉扯,同時每次拉出牙線約需拉出一隻手臂的長度,每清一個齒縫後,就要換一段牙線線段。

紀泓輝也說,牙周病最容易發生在牙齒與牙齦交會處及牙縫中,日常除了刷牙外,不能忽略清潔牙縫。已有牙周病者,可以用牙間刷。不少人習慣用的牙籤則可能戳到牙齦,導致受傷,還有不少人用沖牙機,雖然水柱可以清除菜渣,但對去除牙菌斑效果不佳。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眼睛眨眨 乾眼症不要來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專題報導】

2012.03.28 08:51 am

淚液主要功能是潤滑眼球表面,讓視覺更清晰。水份是淚液最主要的成份。水分佔淚液成分98%以上,由淚腺等分泌,其餘成分包括鈉、鉀等電解質等,維持眼球靈活轉動,讓視覺更清晰。
圖/哈佛眼科院長呂俊憲、江岳穎繪製

上班盯電腦、坐捷運玩手機、回家看電視…,人們幾乎無時無刻都在使用電子產品。隨之而來的眼睛痠澀、疼痛、疲勞、畏光、視力模糊、異物感,可能是乾眼症警訊,讓與外界溝通的靈魂之窗蒙上陰影。

不少人以為,年輕人出現乾眼症機會較高,其實,眼科醫師發現,更年期前後的女性才是好發乾眼症的最大族群。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眼科主任尤之浩說,「女人是水做的」,這句話不無道理,更年期女性荷爾蒙減少,身體水分如淚液、唾液,也跟著「縮水」,因此老化是造成乾眼症主要原因。相較於女性,男性較不易有乾眼症。

再來就是電腦族,這個族群的病人數急速上升。尤之浩指出,電腦族注意力集中在螢幕,忘了眼睛1分鐘至少應眨眼15次;而眨眼動作,是將淚液均勻分布於眼球,眨眼次數少,自然眼睛淚液不足。

淚液有三層,最外層的脂肪層,可減少淚液蒸發;中間為水分;最內層為黏液層,讓淚液表面張力變大,幫助淚液附著在表層,以滋潤眼球。

而近來被關注的近視雷射手術,有人做了以後出現乾眼症。尤之浩表示,雷射手術必須先切開第一層角膜瓣,掀開後再進入第二層將角膜削薄,這過程會破壞角膜感覺神經,使眼球過乾,即使角膜感覺神經再生,也不可能完全回復。不過,這類患者使用人工淚液後,多能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有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女性,由於身體防禦的免疫系統,錯攻了正常細胞,連眼睛的淚液細胞也遭殃,而有乾眼症。

台北馬偕醫院眼科主任鄭惠川說,有些年紀大的人,服用治療潰瘍、高血壓、抗心律不整的藥,也會有乾眼症的副作用。還有一些過敏者,眼睛癢、不斷揉眼睛後,也跟著乾澀。原因是,過敏會破壞角膜的杯狀細胞,減少淚液分泌;而治療過敏的抗組織胺,又會有乾眼的副作用,因此乾眼問題亦發麻煩。

有醫師認為乾眼症像飛蚊症,不易治癒,患者今後只能與其「和平共處」。不過,尤之浩說,乾眼症患者,可選擇合用的人工淚液,眼睛較敏感者,可選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

若無法改善,可考慮做門診淚孔栓塞手術,用特殊材質將淚孔塞住,避免淚液漏到鼻腔,「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其實就是淚液漏到鼻腔。淚孔栓塞可讓淚液留在眼球表面,避免眼睛乾澀。

預防乾眼症 你可以這樣做

1.正常生活型態,睡眠充足,不熬夜
2.均衡飲食,少吃刺激性食物,多攝取維生素A、C、E
3.改變用眼習慣,定時休息,每隔50分鐘休息5至10分鐘,注意眨眼次數及幅度
4.注重眼部清潔,減少隱形眼鏡配戴時間,必要時熱敷眼睛
> 5.勿亂口服藥,尤其是安眠藥及鎮靜劑,應和醫師討論
6.角膜、結膜及眼瞼有發炎、敏感、受傷或病變,需與眼科醫師合作積極治療

資料來源/鄭惠川醫師 製表/施靜茹

全文網址: 眼睛眨眨 乾眼症不要來 | 健康天地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6990115.shtml#ixzz1qNL0pdq9
Power By udn.com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認識疫苗安全正確接種

傳染病是21世紀以前造成人類嚴重且大規模死亡的禍首,曾在西元1918年造成數千萬人大量死亡的流行性感冒,超過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自從抗生素的發明,人類得免於微生物的威脅,進而研發疫苗之後,更是大大地降低了人類對於傳染病的恐懼。
疫苗雖是預防傳染病的最佳選擇,但是任何藥物或是疫苗都有風險。疫苗到底會有什麼風險呢?我們從以下三方面來探討:
(一) 疫苗種類:疫苗分為兩種,一種是「活性減毒疫苗」,例如:卡介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MMR)、水痘、口服小兒麻痺(沙賓)疫苗、輪狀病毒疫苗等;一種是「不活化疫苗」,例如:白喉、百日咳、破傷風、肺炎鏈球菌、B型嗜血桿菌、注射型小兒麻痺(沙克)疫苗、日本腦炎、流行性感冒、A型肝炎、B型肝炎、人類乳突病毒疫苗等。活性減毒疫苗有可能會在身體內重新活過來,然後突變成新品種的病毒,導致疾病再度爆發。近年來,新型疫苗大多是屬於不活化疫苗,接種之後比較安全。但是不活化疫苗進入人體後無法複製,需要相當的抗原量才能刺激足夠的免疫反應,所以,需要給予追加劑量(需施打好幾次),才能維持較長時間的保護力。
(二)疫苗含「汞』:疫苗中含汞的成分叫做「Thimerosal」(硫柳汞),用來作為疫苗的保存劑,通常是非常的微量,不需要太過擔心,目前也沒有明確的證據顯示硫柳汞與神經毒性的相關性。
(三) 接種疫苗的副作用:最常見的為注射部位腫脹、發紅與硬塊,一般會在2-3天內恢復。其次為發燒,可以使用退燒藥治療。至於過敏反應,輕度的可以使用抗過敏藥物,如果是比較嚴重的過敏反應,則需要立即就醫處置,但是嚴重過敏反應的機率並不高。而暈針是較常發生的症狀,通常是在施打完疫苗後立即發生,病人對於施打針劑具有心理上的恐慌效應,大都會在休息過後醒來,而且通常只有短短數秒至幾分鐘的時間。
相較於疾病本身帶來的風險,疫苗的風險一般不高,但是打了疫苗之後,並非不會感染疾病,目前沒有一種疫苗的保護力可以達到百分之百。疫苗接種對於傳染病防治是很重要的,甚至可以根除傳染病。在我國天花就是首例被根除的傳染性疾病。目前新生兒已不再施打牛痘疫苗,至於霍亂、傷寒也都已停止接種。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