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是7月7日,85年前的民國26年7月7日發生蘆溝橋事變,在當今台灣來看應該是外國歷史事件了!在34年前的民國77年7月7日那一天,是我五專三年級暑假上成功嶺接受大專暑訓第一梯的日子,這一天是我記憶還沒忘的日子。
傳統的二十四節氣,可以說是先人用心觀察、統計後得出的生活上參考依據。隨著人類工業發展,造就史上最好的物質生活,讓地球原先規律之氣候週期性變化,慢慢地有更多人認為地球氣候已經開始形成變遷,以往的統計資訊能拿來當成重要的「鑑往」而「知來」嗎?
今年鹿港六月份的天氣,氣溫與歷年表現相仿,五、六月份的梅雨累積超過600毫米雨量,對今年的水情來說,應該會有很大的助益。
教育是當今人類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一環,每個人都要學習自己去做好思考判斷的能力。現今擁有比過往更好的科技儀器,對短期間內的氣象觀測,可以提供較精準之預報。中央氣象局對未來的預報如下:
未來一季(7月至9月)臺灣氣溫正常至偏熱,偏暖機率逐月增加。
雨量預報方面,7月雨量正常、8 月無明顯訊號、9月模式預報較為分歧,惟中南部水氣相對較多。
#善用政府開放資料學習自我判斷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觀測資料:https://e-service.cwb.gov.tw/HistoryDataQuery/index.jsp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