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月中旬開始到最近幾天,中南部的空氣品質經常出現不佳的情況,環保署的空品網站告訴我們主要是因為境外汙染物帶來的影響。以彰化縣近6年來一月分的PM2.5濃度來看,其實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有在107年度時的AQI>100日數表現稍好,在台中發電廠煙氣排放濃度持續優化降低、發電量大幅友善降載,空汙排放總量降低下,卻是依然呈現如此之空氣品質,朝野政客與媒體配合的操弄,空氣品質變好就只是曇花一現嗎?
每個人都需要呼吸新鮮的空氣,針對空氣的汙染排放者不應有差別待遇,能源議題具國安層面與民生經濟高度敏感性,如果多數國人能夠接受天然氣成本較高、儲存穩定性的缺點,燒天然氣的火力發電機組比燃煤機組簡單、工作負擔輕鬆,有什麼理由好反對的呢?
趨吉避凶是順應時代環境變化的不二法門!民主社會如果以理性判斷做出抉擇,享受美好果實或是承受後果,其實都是一體兩面,最害怕決定的權力是操在少數者的一念之間。
資料整理來源:https://airtw.epa.gov.tw/CHT/Query/DataDownload.aspx
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https://airtw.epa.gov.tw/CHT/default.aspx
近三日品預報:https://airtw.epa.gov.tw/CHT/Forecast/Forecast_3days.aspx
台電即時降載資訊:https://www.taipower.com.tw/TC/page.aspx?mid=337&cid=409&cchk=abc9acf7-089b-4944-a9b3-f5fa1b4121c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