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健康養生 (5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因為我老爸上個月的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覺得這位醫師的說法值得跟大家分享:

需要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病患,心中真正關切的其實是以下幾項:一、安全性(手術有哪些可能的風險?發生率有多高?)二、復原速度(術後甚麼時候可以走路?要住院多久?何時可恢復正常生活?)三、舒適性(手術會不會很痛?需不需要自費打止痛針?人工關節的功能會像天然的一樣好嗎?)四、耐用性(人工關節零件可以用多久?我會不會需要再次手術?)

謝邦鑫醫師特別強調幾點重點:
一、該擔心安全而非傷口大小
二、骨架不同傷口大小也不同
三、不需打昂貴自費的止痛針
四、過度強調微創是本末倒置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139657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師教你看舌頭 判斷自己適不適合喝咖啡

週四, 九月 19, 2019
點擊數:326

42歲的李小姐有每天喝2、3杯咖啡的習慣,近年來,她卻反覆出現腹部不適、一躺平就胃脹痛、甚至是打嗝打不停的情況,雖接受過中醫及西醫的治療,但效果不佳。日前,她來到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內科戴有志主任發現李小姐舌裂情況嚴重,脾胃陰傷,勸其戒除咖啡並輔以藥物調理,兩個月後,李小姐胃部不適已大幅改善,舌裂紋路也轉為輕微。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裡,「咖啡」已經成為許多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相關研究也指出咖啡除提神作用外,尚有利尿、收斂心氣、減輕心血管負擔的功用;但就中醫的角度而言,可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大量喝咖啡。戴有志主任指出,「咖啡雖非致病因子,但屬性濕熱,經過烘焙的咖啡豆在中醫來說更是加重其化熱傷陰、助火上逆的表現,成為疾病的加重因子。若陰虛體質者長時間飲用大量咖啡,將會加遽身體原有的不適狀況。」

以腸胃道問題為例,戴有志主任說明,飲食不正常與生活壓力造成約8成的人一生中有過胃食道逆流的經驗。中醫認為正常情況下,肝的疏泄功能可以促進脾胃運行,脾胃的功能也助於肝的疏泄,二者相輔相成;但當「壓力」造成肝氣橫逆犯胃,胃火上逆,就會出現胃部脹痛、嘔吐、打嗝,使胃酸逆流加劇。此時若飲用屬性濕熱的咖啡,將加乘病患不適感,必須透過能降胃火的黃蓮與制酸的烏貝散治標,輔以固本的健脾養胃中藥來治療。

來到中醫診間,中醫師除了透過望聞問切了解病人體質外,也會觀察舌頭的樣態評估身體狀況。戴有志主任說明,「舌頭可以反映身體狀況,正常舌頭應為淡紅色,舌苔薄白、無裂痕,但腸胃狀況不佳的病患易出現舌頭裂紋,而濕熱體質病患則會出現黃色、油亮的舌苔。民眾可自行觀察,若舌頭出現這兩種情形,應減少咖啡攝取量。」此外,戴有志主任也指出,處於更年期的女性及易心悸或失眠的民眾,同樣因陰虛燥熱的問題而不建議飲用咖啡

咖啡對許多民眾而言是繁忙生活的精神調劑,有些人一天不喝咖啡就整天精神倦怠,戴有志主任說明,此種情況可改服用黨蔘泡製的茶飲,其補氣顧脾胃的特性同樣能有提振精神之效。戴有志主任也提醒民眾,就中醫觀念而言,白天屬陽,夜晚屬陰,因此下午三點後不適合再飲用易助陽上火的咖啡,以免陰陽失調,影響健康。

舌頭裂紋嚴重

腸胃不佳患者因長時間飲用咖啡,導致舌頭裂紋嚴重。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吃掉癌症,有活力

各色新鮮蔬果之中富含各種植化素,都是物美價廉的抗癌食材,不妨多花點心思,從慎選安全食材著手,來避免癌細胞的產生。

在台灣,每4人就有1人患有癌症,每6分2秒就增加1人罹癌。癌症除了起因於先天基因問題,也與後天環境及生活習慣息息相關,特別是飲食與癌症的高相關性為醫界所證實,因此,如何挑對食物以趨吉避凶,便顯得格外重要。

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的研究指出,至少35%的癌症是因飲食引起,如肺癌、大腸直腸癌、攝護腺癌、乳癌、胃癌等,都與飲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專家建議,不妨多花點心思,從改變錯誤飲食習慣以及慎選安全食材著手,來避免癌細胞的產生。

國泰醫院內湖分院營養師張斯蘭指出,市場上唾手可得的各色新鮮蔬果之中富含各種「植化素」,就是物美價廉的抗癌食材。以存在於黃色、紅色及紫色蔬果中常見的「類黃酮素」來說,近年來的科學研究發現,這類植化素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不僅有助防癌,還能抗菌、抗過敏等。其中,大家比較熟悉的包括花青素、兒茶素、異黃酮素(可降低乳癌、子宮內膜癌及攝護腺癌的罹患風險)、檞皮素(有助降低肺癌發生風險)、白藜蘆醇(動物實驗發現可抑制腫瘤生長)、楊梅素(能降低攝護腺癌發生率)等。

台灣傳統醫學會副祕書長彭溫雅表示,在綠色、黃色及紅色蔬果中含量豐富的類胡蘿蔔素,除了能夠提供維生素A,幫助維護視力,本身也是抗氧化劑,具有防癌及保護心血管等功能,常見的如β-胡蘿蔔素、葉黃素、玉米黃素及茄紅素(有助預防攝護腺癌、乳癌、肺癌、口腔癌、胃癌、結腸癌等)。蔬果中常具有一些特有的氣味,主要是含「有機硫化物」這類植化素,像花椰菜、芥蘭、高麗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中,富含的??及蘿蔔硫素,都有助於預防乳癌及攝護腺癌。

花椰菜 深綠色蔬菜 菇類 甜椒

(圖/常春月刊)

證實能有效防癌 花椰菜

白色、綠色花椰菜,有「十字花科植物之王」的美譽,其中所含的蘿蔔硫素,是其他綠色蔬菜的數10倍。過去的研究顯示,常吃花椰菜的人,罹患胃癌、肺癌及大腸癌的機率,都相對比較低,防癌效果讓人驚豔,不論是白色花椰菜或綠色花椰菜,都很不錯。但是,綠色花椰菜的抗氧化效果更強,不過,生吃綠色花椰菜容易影響消化,所以,務必煮熟後再食用,但也不要加熱太久,否則會讓其中的營養素流失。

幫助體內做環保 深綠色蔬菜

深綠色葉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具有相當好的抗癌作用,同時,豐富的纖維質也可以幫助體內環保,因此,建議每天都要多吃深綠色蔬菜,例如菠菜、A菜。

提升人體免疫力 菇類

據醫學報告指出,香菇、金針菇、杏鮑菇、白美菇等所有的菇類,含有豐富的多醣體,可以提升人體免疫力,達到預防癌細胞生成的功效,還能夠促進免疫細胞的活性,除去已經生成的惡性細胞,所以,不妨多運用香菇來入菜。新鮮菇類的保存期限普遍較短,最好在3、5天內吃完,而經日曬處理的乾燥香菇,則含有較多的維生素D前驅物質,對抑制乳腺癌及攝護腺癌有幫助。

抵擋自由基入侵 甜椒

市面上常見的紅椒、黃椒,都屬於甜椒,富含豐富的β-胡蘿蔔素、維生素C、檞皮素及楊梅素等。其中,β-胡蘿蔔素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力,也能抵擋自由基對人體的破壞,而甜椒的β-胡蘿蔔素含量在蔬菜中名列前茅,對於預防癌症,可說是強而有力的幫手。

大蒜 南瓜 黃豆

阻止硝酸鹽變質 大蒜

大蒜中的類黃酮素如檞皮素、楊梅素、芹菜素,以及有機硫化物如蒜素等,都是身手不凡的防癌戰士。據研究顯示,常吃大蒜的人,罹患腸癌的機率比一般人要低得多。另外,受不了嘴饞,想吃烤香腸或臘肉時,千萬不要忘記配顆大蒜,因為大蒜中的某些植化素,有助於阻止硝酸鹽轉變為有致癌性的亞硝酸胺。

改善攝護腺增生 南瓜

南瓜含豐富的纖維質、α-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和β-隱黃素、玉米黃素,對於肺癌、乳腺癌、膀胱癌、皮膚癌等,都有抑制作用;南瓜子則可以改善攝護腺增生問題,以及提高精蟲品質。

抑制癌細胞增長 黃豆

黃豆含有豐富的植化素,其中的金雀異黃素及異黃酮素,不僅是抗氧化劑,同時也有很好的抗癌效果。金雀異黃素能夠抑制癌細胞增長,異黃酮素則能降低女性罹患子宮頸癌及乳癌的機率。包括黃豆以及黃豆製品如豆漿、豆腐、豆干、豆包和豆皮,都有一樣的功效。

蘋果 番茄 莓果類

幫助排便順暢 蘋果

西方有句話說:「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蘋果確實是一種非常好的水果,而且不削皮的蘋果,比一般水果有更多的纖維質,當中還有檞皮素、楊梅素、花青素等多種植化素,可以抵擋自由基所導致的癌症;同時,豐富的膳食纖維及果膠也能幫助排便順暢,有益體內排毒及瘦身效果。

修補受傷細胞 番茄

番茄當中的茄紅素,是非常好的抗氧化劑。據醫學研究顯示,茄紅素對於攝護腺癌、乳癌、胰腺癌、肺癌、子宮癌等,都有很好的抑制功效,可以保護細胞不受傷害,也能修補已經受傷的細胞。不論是拿來做菜的大番茄,還是當成水果的小番茄,都有一樣的功效。

抑制癌細胞惡化 莓果類

屬於莓果類的草莓、藍莓和小紅莓,最為人所知的就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但其實莓果類的抗癌效果也不錯。這是因為莓果類含有的鞣花酸成分,能夠緩和入侵細胞的致癌物質,也能夠抑制癌細胞的惡化。

柑橘類水果 柑橘類水果 芒果

保護DNA遠離癌細胞 柑橘類水果

柑橘類的水果,例如柳丁、橘子、檸檬,富含維生素C以及β-隱黃素、葉黃素、檸檬黃素等優秀的抗氧化劑,能夠保護DNA遠離癌細胞的迫害,對於食道癌、肺癌、胃癌、乳腺癌等,有很好的抑制效果。若需要服藥的人,記得要和柑橘類水果隔2個小時後再吃。

強力抗氧化劑 柚類水果

葡萄柚含豐富的β-胡蘿蔔素及茄紅素,而這兩樣都是最優秀的抗氧化劑,另外,還有多種植化素,也被證實能夠抑制大腸癌、乳腺腫瘤等。在挑選葡萄柚時,以紅葡萄柚較白葡萄柚為佳。要特別注意吃藥時,不可用葡萄柚汁配服,用白開水服藥最好,以免影響藥物於血中的濃度,進而引發副作用。另外,不只是葡萄柚而已,包括白柚、文旦和柚子,都有和葡萄柚一樣的效果,會影響藥物在血中的濃度,因此,服藥的人一定要特別注意。

抑制腫瘤生長 芒果

芒果含有許多抗氧化的成分,例如茄紅素、β胡蘿蔔素、檞皮素及沒食子酸等,對男性來說,有助於抑制攝護腺腫瘤的生長;而對女性而言,則可以降低乳腺癌的發生機率。有些人吃芒果會過敏,主要是碰觸到芒果皮中的某些成分所導致,所以,在削芒果時,不妨戴上料理用手套或是請家人代勞。

橄欖油 綠茶

阻止癌細胞侵入 橄欖油

橄欖油是目前公認最健康的油,當中含有多種植化素,能抵擋自由基對心臟的傷害,另外,也能保護人體不會輕易地讓癌細胞侵入。據調查顯示,每天食用橄欖油的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比起不使用橄欖油的女性要低得多。橄欖油屬高價油,混充販賣的情形時有所聞,消費者最好慎選信用良好的商家購買,而開瓶後的橄欖油,應置於陰涼處或冰箱中保存,否則極易變質。

避免細胞膜氧化 綠茶

綠茶中的兒茶素,是使綠茶喝起來帶有些微苦澀口感的主要成分,可以保護細胞膜,避免受到氧化傷害,進而降低罹癌機率。所以,綠茶不只是飲料,更是有助防癌的保健飲品,為了自身的健康著想,每天喝一杯綠茶,來取代市售的含糖飲料,才是明智的抉擇。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智齒一定得拔嗎?

若智齒已出現不健康的狀況,當然要趕快拔除。但是,如果智齒沒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狀,也需要拔嗎?這是大多數民眾常會感到疑惑的問題。

最近小張下排牙齒長出了一顆智齒,週遭的朋友都告訴他,智齒最好及早拔除比較好,免得引發腫脹、疼痛,令小張十分困擾。現在智齒好端端的,為何要去拔呢?智齒真的非拔不可嗎?如果要拔,什麼時候拔比較好?

牙醫師林鴻津表示,所謂智齒,就是從上下顎牙齒的中心點,也就是正中門牙的牙縫間隙開始算起的第8顆牙齒,正式名稱為「第三大臼齒」。智齒是口腔中最靠近喉嚨的牙齒,如果全部都生長出來,上顎、下顎、左、右兩邊各1顆,總共有4顆智齒。相較於嬰幼兒時期的乳齒及兒童時期更換後的恆齒,第三大臼齒通常是在18歲以後才長出來,這時候人類的心智比較趨於成熟,也應該已經比較有智慧,所以,習慣上將第三大臼齒稱之為「智齒」。

不是每個人都會長智齒

(圖/常春月刊)

雖然智齒通常是在18歲以後才長出來,但每個人智齒的生長狀況差異很大,有的人在18歲前就已經長出來了,有的人到了40、50歲還長不出來,這些都是常見的現象。而且這4顆智齒也不見得全部都會長出來,並且不必然能夠長整齊,有些人的智齒可能只長1或2顆,有些人的智齒甚至長到一半就不再長了,甚至有些人完全沒有長智齒。

也有人的智齒是屬於多生型態,也就是在長出第8顆牙後,又冒出來第9顆,多長了一顆所謂的「多生第四大臼齒」。這種大臼齒多生的案例十分少見,尤其下顎的多生型智齒案例很少,偶爾可以看得到上顎的多生型智齒。

觀察考古學家所挖掘的人類化石,遠古時代人類的智齒大都長得很整齊;但是,現代的人類並不是人人的智齒都能夠長得很整齊。部分因素可能與遺傳基因改變有關,若先天缺少智齒,當然就不會長出智齒。另一部分因素,則可能是因上下顎骨頭退化的緣故,造成上下顎的齒槽骨體積縮小,但牙齒卻沒有跟著退化,雖然是同樣的智齒,卻因沒有適當的萌牙空間而長不出來,或雖然長出來了,卻因空間不足而長在不正確的位置。

至於造成上下顎骨退化的因素,比較常見的理論是「用進廢退」的演化論,由於現代人吃的東西愈來愈精緻,不需再耗費很大的力量來咀嚼食物。既然不再需要那麼大的功力,演化的結果就是下巴愈來愈短,口腔空間也就愈來愈小,但智齒的體積並沒有跟著牙床等比率縮小,所以,就演化成沒有足夠的空間,來適當容納最後萌發的智齒。

智齒沒長好引發的問題

根據相關研究統計指出,黃皮膚的閩南人,大約有80%的智齒無法長在正確的位置(也許黃皮膚的閩南人是比較開發的現代人)。由於沒有充分的空間來長智齒,所以,最後萌發的智齒,常會出現長的位置或方向不正確,導致大部分的智齒都沒有適當的咀嚼功能。因此,智齒在萌發、長牙的時期,常會出現牙周發炎、腫脹與疼痛的困惱,對於一位大部分牙齒都還算完整又健康的人來說,智齒好像是多餘的、沒有適當功能的麻煩製造者。

智齒若只是多餘的、不礙事,如果真的不具咀嚼功能也還能接受,令人頭痛的是,常因長出智齒而產生無窮的困擾。林鴻津指出,由於智齒長在最裡面,空間狹小,往往因為萌發空間不足,推擠鄰近牙齒而出現疼痛現象,加上日常刷牙不容易清潔乾淨,除了本身容易產生蛀牙、牙周病,甚至會侵犯相鄰的第二大臼齒,出現擠壓疼痛、牙周病、蛀牙,甚至引發牙髓炎等各種不舒服症狀。

由於智齒不一定都會長出來,很多的下顎智齒,常會出現埋伏阻生或長得歪斜,沒有適當的咬合功能,造成上顎的智齒由於沒有適當的下顎對咬牙,因而導致上顎智齒過度萌發,以致於影響咬合功能,甚至造成咬合傷害。不僅如此,由於很多下顎智齒會呈現前傾阻生狀態,常可看到智齒就頂在第二大臼齒的遠心牙面,形成一個牙冠夾角,非常容易嵌塞食物,由於不容易清潔乾淨,而導致反覆性的發炎。而嚴重的反覆性發炎,有可能會引發蜂窩性組織炎,這對於有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是相當嚴重的潛在危險。所以,當智齒本身出現牙周組織發炎、蛀牙,或影響鄰牙導致蛀牙或牙周病時,若身體狀況良好,一定要趕快拔掉,以防無窮後患。

什麼時候該拔智齒?

若智齒已出現不健康的狀況,當然要趕快拔除。但是,如果智齒沒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狀,也需要拔嗎?這是大多數民眾常會感到疑惑的問題。

為避免日後衍生更複雜的口腔症狀,造成更大的後遺症,站在防範於未然的預防角度,即使智齒現在沒有出現任何症狀,對於必須拔除的智齒,牙醫師還是會建議盡早拔掉,而且是愈早拔愈好。

智齒若長得不正,又沒有適當的咬合功能,加上位於前面的第一及第二大臼齒又都很健康、長的位置也很漂亮的話,就可考慮拔掉排在最後面的智齒,以避免日後無限困擾。但是,如果前方的第一或第二大臼齒出現不健康的狀態,例如嚴重的蛀牙、已根管治療或牙冠膺復,甚至人工植牙的情形,這時就必須想盡各種辦法保留可以使用的智齒。因為,萬一未來的日子,前方已有症狀的第一或第二大臼齒必須拔除的話,這時候就可使用矯正的方法,把智齒拉到前方的位置,以取代應該有的功能,減少日後必須製作活動假牙或人工植牙的機會。

有些人擔心拔了智齒,恐怕會造成前方的牙齒「失去後盾」,導致大臼齒向後傾斜或骨頭會缺了個大洞。對於這些擔心,如果跟智齒因生長位置不良,導致頻頻發炎或發生蛀牙等症狀比起來,不適當的智齒還是盡早拔掉比較好。

林鴻津表示,應拔除的智齒在20歲左右時拔掉比較好,因為在20歲之前,牙根尚未完全長好,骨頭也還未硬化,齒槽骨較軟也有彈性,智齒比較容易拔除,手術傷口較小,術後也比較不會有嚴重腫脹、疼痛的後遺症。

若該拔的智齒未趁年輕時拔除,過了30、40歲後,一旦因智齒的因素導致牙周發炎、腫脹,甚至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牙髓炎等嚴重症狀,這時候才想要拔牙,可就很麻煩了。一般人年過25歲之後,骨頭開始變硬,此時下顎智齒的牙根,也幾乎都會變成既彎曲又倒鉤,這時才要拔下顎智齒,大多數的傷口會比較大,術後的腫脹、疼痛也大多相當嚴重。所以,不要拖到智齒牙周發炎了、腫脹了,才急著要就醫拔牙。

下顎埋伏阻生智齒較難拔

拔埋伏阻生智齒與拔一般的牙齒,困難度及風險率有很大的差異。尤其下顎的埋伏阻生智齒,因牙根尖的位置很靠近下顎神經血管叢,可能出現的手術風險與後遺症比較多。

一般來說,上顎的智齒比較好處理,因上顎後方沒有明顯的神經血管,骨頭也比較軟。相對之下,下顎的智齒就比較不好處理,主要是因為下顎後方的空間不足,智齒容易水平埋伏或向前傾斜,骨頭又硬,有時候牙根還會有彎曲倒鉤的狀況,很難處理。有些案例,彎曲倒鉤的牙根尖甚至還會把血管神經勾在裡面,問題就更複雜,拔牙的困難度就更高了。

由於成年人的下顎骨相當硬、智齒的牙根又大多數呈現倒鉤現象,埋伏阻生智齒的拔除手術存在一定的風險。所以,對於這一類高風險的埋伏阻生智齒,建議最好找口腔外科醫師拔牙,可減少相當比率的後遺症。

另外,在拔除下顎智齒的過程中,偶而會有傷到下顎神經的機率,由於局部麻醉的作用,手術中患者大概都不會感覺神經受到損壞,直到麻藥作用退了之後,才發覺嘴角或舌尖麻麻的,但不至於會出現嘴斜或流口水的現象,大部分都只是局部性的感覺神經受傷,大約經過2~3個月或是半年就可恢復正常。只有極少數的案例會造成神經的嚴重傷害,那就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感覺。

門診中常會有人問到:「年紀大的人能不能拔牙?」年紀愈大的人,拔牙的風險當然愈高,但是年紀大小不是唯一決定因素,除非身體狀況非常不穩定,在一般的健康狀況下,高齡者還是可以拔牙。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判讀血壓值

臺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臺灣大學醫學院教授/陳文鍾

血壓值的表示意義
一般血壓會出現兩個數值,例如120/80mmHg,高的數值叫做「收縮壓」,低的稱為「舒張壓」。
●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是心臟收縮時送出血液所賦予壓力,它和大動脈的硬化程度有密切相關。
●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當心臟放鬆時所維持的血壓,多是由周邊血管阻抗來決定舒張壓的數值。
人體的血壓每秒、每分鐘、每小時、每天都在不斷的變化,一個人一天平均約有10萬次的心跳,就會產生10萬次的收縮壓與舒張壓。血壓也會隨著運動、情緒、姿勢、身體狀況、溫度、飲食、藥物…等情形而有所變動,但我們無法隨時隨地測量血壓,因此現在以「休息狀態」時所量的血壓為判斷的標準,正確量血壓的方法,可參考《健康世界》2013年9月號雜誌。
一般正常血壓值為120/80mmHg,若高於此即可能是「高血壓」,而若收縮壓低於90mmHg,或是比平時平均收縮壓低於25mmHg以上者,就是「低血壓」。臨床研究證實,高血壓患者罹患中風、心臟病、腎臟病、周邊血管病變及動脈瘤等的風險較高,因此血壓控制的原則是透過生活、飲食、運動或藥物處方等,將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即可有效控制高血壓相關的併發症發生機會。
沒有症狀的低血壓,一般不需要治療,只要觀察就可以了,這種狀況常見於女性;不過假如出現如頭暈、冒冷汗、意識不清、疲倦、全身無力、尿量減少等症狀時,就要特別注意並且盡快就醫檢查,尤其是低血壓併發身體器官血液灌流不足者,還可能會發生休克,嚴重者甚至會威脅生命。
通常會出現有症狀的低血壓,多是因為外傷、車禍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或敗血症引發的敗血性休克,以及像是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引起的心因性休克、迷走神經興奮造成的分配性休克、因服用盤尼西林或被蜜蜂叮咬產生的過敏性休克等,這些都必須盡快就醫治療。

從脈壓看身體的狀況
血壓值中,收縮壓與疾病的預後關聯性較大;另外,也可從「脈壓差(pulse pre-ssure)」中觀察預後狀況。脈壓差是指收縮壓減去舒張壓後所得到的數值,正常脈壓差是在30~40mmHg之間,當脈壓差愈高,代表患者的血管硬化愈嚴重,預後也愈差,罹患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中風、甚至死亡的機率都會增高。而且研究證實,脈壓差愈大的人比高血壓患者或正常脈壓差者,左心室面對較大的壓力,其心臟血管系統就更容易受到損害。
根據臨床研究結果,諸如動脈硬化、心臟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動靜脈畸形、或有系統性疾病如嚴重貧血、甲狀腺機能亢進等,及孕婦、發燒、腦創傷等人,較容易出現高脈壓差。
不過脈壓過低也不是一件好事!脈壓測量結果比收縮壓小於25%者,視為低脈壓,主要是因為心臟收縮時所送出的血液量降低,這常見於外傷失血過多的傷者、或出現心臟衰竭、休克、主動脈瓣狹窄、心包膜填塞、心包膜積水等疾病的患者。

兩手血壓的差異
要正確判別血壓高低,應該兩手都要量,並取高的數值做為治療標的,這是因為心臟血管就像是一個連通管,它所面對的是承受比較「高」的壓力,所以高的血壓才是觀察及治療的目標。
另外,也可以從兩手血壓的差距,來觀察出是否出現血管相關病變。兩手血壓的正常差距為5~10mmHg,一旦多次測量結果均顯示兩手血壓差距超過20mmHg,就表示血管可能出現病變,建議必須立即就醫,以盡快找出原因,並接受治療。醫師可根據兩手不同的高低血壓,來懷疑可能的血管相關病變,例如較低血壓的那一手出現動脈硬化、血管阻塞的風險會比較大,應盡快檢查與治療。
某些特定的疾病也會造成兩手血壓差距超過20mmHg的情形,例如主動脈剝離、主動脈瓣膜出口狹窄(supr-avalvular aortic stenosis)、先天性主動脈窄縮、高安氏症(Takayasu disease,是血管炎的一種,會造成體內多處血管狹窄,又稱無脈搏症)等,或是患者合併有後腦血管病變,導致血液倒流回後腦血管,醫學上稱為「鎖骨下動脈竊血症候群(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這些疾病都是可以透過藥物或手術治療。透過治療後,兩手血壓差距過大的情況就可能得到改善,或回復正常。

血壓變動模式的警訊
血壓隨時變動是符合生理上的狀況,正常來說收縮壓變動差距在20~30mmHg、舒張壓在10~15mmHg是可以接受的範圍,不過若是變動幅度太大,尤其是老年人,就很容易發生中風。因此針對老年人患者,醫師多會開立長效降血壓藥物,要求患者固定時間、固定劑量服藥,以平穩血壓。
如果你早中晚皆會量血壓,就可能會發現自己的血壓下午時最高,早晨次高,到了下班時開始逐漸下降,睡前次低,而睡眠中的血壓是最低的,這是血壓正常的生理週期。但是有些人卻不一樣,晚上血壓不會下降,這種屬於所謂「non-dipper」的族群,經醫學統計證實,罹患中風、心臟病的機率較高。換句話說,夜間型高血壓比白天型高血壓更加危險,患者必須盡快諮詢醫師,透過調整藥物劑量、種類等治療,來控制夜間高血壓。
運動、勞動時血壓會上升,休息時血壓會下降,不過有些人運動時血壓卻不會上升,這類患者很容易得到心臟病,包括心臟衰竭、心臟瓣膜疾病、或嚴重的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都會比較高,必須仔細監測。

疾病、年齡等都會影響血壓
有部分疾病會影響血壓值,造成判斷上的誤差,例如心律不整,若是偶發性的心脈早期收縮,在判斷血壓時,建議多量幾次,取3次以上的平均血壓值;又如老年人常見的心房顫動,經常伴隨中風的發生,因心跳不規律,導致血壓每次測量數值都不一樣,令患者感到困擾,國外文獻建議有心房顫動的患者量3~5次血壓,取較靠近正常血壓的平均值,其中收縮壓的測量結果較準確。
由於部分病人可能有“白袍高血壓”的關係,臨床觀察發現,只要是測量方式正確,且儀器有每半年校正,在家中所量得的血壓比在醫院量的血壓更能精準預測將來發生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現在醫界非常鼓勵大家在家量血壓。
人體老化也會影響血壓變化,隨著年紀增長,收縮壓也會逐漸上升;而女性又會受到荷爾蒙的影響,醫學統計顯示,停經前女性罹患高血壓機率低,但到了更年期後,高血壓的盛行率就與男性差不多。而舒張壓則剛好相反,許多60歲之後的高血壓患者,其舒張壓不升反降,但這可不是表示高血壓情況轉好,反而是脈壓差變大,血管硬化逐漸嚴重的警訊。
血壓值雖然只有簡單的2個數字,但背後卻隱含了許多的含意,當我們了解如何判讀血壓值後,就能更有危機意識,更能了解身體狀況。希望因此能學習到如何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及身體發生問題時可以迅速就醫,及時檢查並獲得最佳治療。

(選錄自《健康世界》454期,文章相關訊息請上健康世界e學苑)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Care愛健康–Sep 04,2013

字級大小:

鼻腔黏膜就像男性的生殖器,有性生活需求的話,就會指揮他充血,但一個人若是24小時都充血的話也是病態。知道了這個原理之後,要治療鼻炎,從嘴唇先開,經由鼻竇,進入把神經截除,非常有效。

但這種截除法要把鼻竇打開,是很大的手術,也需要注意安全性;還有一個缺點就是眼睛會乾、喉嚨會乾,傷口大而且有副作用,所以做手術的人很少。

目前的技術已經改善,從鼻腔直接進入,用棉花棒在裡面15分鐘局部麻醉,再用像鉛筆芯一樣的雷管,將神經截除,就不會再充血,也沒那麼多神經來指揮打噴嚏,所以過敏的症狀就會完全改善。

鼻炎手術能一勞永逸嗎?一般的鼻子手術都會好,唯獨過敏性鼻炎是不會好的,過敏性鼻炎的根本問題是過敏神經過度發達,要解決只有把神經截除。

現在最有效的手術就是神經截除手術,從鼻內進入局部麻醉就能做,非常簡易,又能很快正常生活,是現在最進步的方式,且無副作用、不傷嗅覺、不傷黏膜,只是把過多的神經打薄一點,手術後,鼻塞能改善90%,流鼻涕改善80%,打噴嚏也能改善70%,手術後能夠減緩症狀大概七八成。

鼻腔神經截除手術不分年齡層,假如有血液方面的疾病,還是不要再給他刺激,有癌症的話,也盡量不要做。在做手術之前,還是需要經過專業醫師的評估適不適合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2大症狀,告訴你五臟積毒了!

當出現口臭、便祕、青春痘、舌苔黃、牙齦腫脹、嘴破、眼睛紅等症狀時,代表五臟累積了過多的毒素,倘若總是置之不理,就會引發各種疾病,甚至是癌症的發生,那麼要如何排出五臟的毒素呢?

我們經常從報章雜誌或網路資訊中看到「排毒」兩個字,但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陳潮宗表示,不論是西醫或傳統醫學,並沒有現代所講的「排毒」這個名詞。在傳統醫學上稱之為「解毒」,而一般中醫師所說的解毒中藥,是指具「清熱解毒」作用的藥材。

中醫對於「毒」的定義很廣泛,舉凡對身體有害的都稱為「毒」,例如火氣大、發炎、過敏等症狀,或中醫常說的熱毒、寒毒、濕毒等,甚至化學毒素、魚蟹毒、蟲蛇毒等都是。就現代醫學來說,導致身體老化、致癌的自由基,也是毒物的一種,這些所謂的毒物,若長期積聚在體內,將會造成身體負擔而引發疾病。

毒素累積五臟的表現

(圖/常春月刊)

陳潮宗指出,在中醫診療上,當出現口臭、便祕、青春痘、舌苔黃、牙齦腫脹、嘴破、眼睛通紅等症狀時,就代表體內累積了過多的毒素,身體便以這些症狀來告訴主人,需要注意健康了。倘若總是置之不理,就可能引發各種疾病,甚至是癌症,而毒素累積在身體不同的部位,各有不同的表現。

累積在心臟

1. 心臟有內火或是火毒的時候,舌頭容易出現潰瘍,也就是嘴破的現象。
2. 額頭部位狂長青春痘。
3. 睡眠時不安穩,容易發生失眠的狀況。
4. 常有胸悶或是胸部有刺痛的感覺。

累積在肝臟

5. 指甲表面,有凸起的稜線,或是指甲有向下凹陷的痕跡。
6. 因乳腺增生的關係,導致月經週期之前,有明顯的脹痛感。
7. 情緒常常容易感覺抑鬱。
8. 經常性的偏頭痛。
9. 每個月都會發生經痛。
10. 臉部兩側的部位,會長青春痘。

累積在脾臟

11. 臉部出現色斑,通常女性臉上有斑點的時候,就代表消化系統變差。
12. 女性朋友容易有白帶過多的狀況發生。
13. 脂肪容易堆積在體內,脂肪在中醫稱為「痰濕」,主要是因為脾臟消化功能減弱,導致毒素無法排出而堆積。
14. 容易有口臭情況發生。
15. 嘴唇週圍容易長青春痘或是發生潰瘍。

累積在肺臟

16. 皮膚呈現黯淡、沒有光澤的狀態。
17. 常常有便祕情況發生。
18. 比較常有情緒化的狀況發生,或容易多愁善感且常常感覺悲傷。

累積在腎臟

19. 女性月經量會減少、經期變短,經血的顏色偏暗。
20. 身體容易有水腫狀況發生。
21. 臉部下頜部位容易長青春痘。
22. 常常感覺疲倦、想睡覺,且四肢常會有無力感。

必注意!內毒、外毒怎麼來?

體內毒素來源主要來自兩大方向,包括外在環境以及個人飲食習慣,說明如下:

1. 外在環境:

指接觸外界污染的空氣或是水質,以及帶有化學物質的加工食品、含有殺蟲劑或是農藥的農產品,或是含有重金屬的海鮮類食物,甚至是吸入的二手菸等等,都會使得許多不需要的雜質、毒物進入體內,影響身體自然的排毒系統。

2. 飲食習慣:

現代人喜歡吃香喝辣的,每天吃入體內的食物相當多樣化,與以往農業社會的飲食習慣和內容大不相同,其中尤其以下列4種飲食習慣,最容易累積體內的毒素。

◆ 飲食內容多肉少菜:

常吃牛排、炸雞排、勝丼(豬排飯)……等以肉食為主的人不在少數,肉品的肌肉纖維本來就比較難以分解,若是再加上缺乏蔬果的纖維素來幫助腸胃蠕動,久而久之,腸胃道受到影響、消化功能下降,就會造成便祕,一旦糞便在腸道中待的時間愈長,身體吸收毒素的機會就愈多。

◆ 常吃生冷食物、喝冷飲:

冰品或是冷飲、生魚片等生冷飲食吃下肚子之後,會降低胃部的溫度,使得消化功能下降、脾胃營養不足,就會影響毒素排出體外的能力。

◆ 常吃煙燻、燒烤食物:

很能幫助下飯的香腸、臘肉、烤肉等食物在烹調的過程中,會增加硝酸鈉的含量,並在體內轉化成具有致癌性的硝酸胺,進而增加毒素的累積。

◆ 飲食總是高油脂:

油炸、麻辣鍋、五花肉等富含油脂的食物,在消化過程中會產生致癌物質──膽鹽,體內膽鹽多了,就會增加罹癌的機率。

必保養!天然四大排毒器官

上帝在造人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毒物對人體的危機了,因此,設計了一套天然的解毒系統,能夠自動自發地將體內的毒素清除乾淨,進而預防疾病的發生。而我們的肝臟、腎臟以及皮膚,就是這套解毒系統主要的排毒器官。

◆ 肝臟:

肝臟是人體中最重要的解毒器官。肝臟細胞中蘊含著豐富的酵素,不論是藥物、激素、微生物產生的毒素等,不管是內生性或是外生性的有毒物質,通通都需要靠肝臟來分解,以減少體內毒素的累積。陳潮宗表示,肝臟狀況不好的時候,就會造成毒素在血液中循環,間接導致皮膚狀況變得比較不好(因為皮膚下有許多細微血管),皮膚粗糙、黯淡、長痘痘、長瘡……等肌膚問題頻生。中醫理論認為,晚上11點到凌晨1點及凌晨1點到3點,是肝經與膽經排毒的時間,但是必須在熟睡的狀況之下,肝膽才能夠順利排毒,因此,在這段時間之內一定要睡覺,才能讓肝臟做好解毒的工作。

◆ 肺臟:

是人體透過呼吸和外界溝通的管道,當然也是排毒的器官,現在空氣污染嚴重,加上二手菸的問題也很嚴重,時間久了,毒素就很容易累積在肺臟排不出來,輕則造成咳嗽等症狀,嚴重的還可能會致癌。還好可以透過在公園或是森林中散步、做日光浴,甚至是戒菸或避免到充滿二手菸的環境中,都可以幫助肺臟排毒。

◆ 腎臟:

腎臟主要的功能就是排泄廢物,包括多餘的水分、電解質、尿素、藥物成分等的代謝產物,都是藉由腎臟、膀胱、輸尿管等的排泄系統,並以尿液的方式排出。因此,如果腎臟功能不好的話,降低尿液的排泄量和次數,就會讓這些毒物(廢物)一直停留在體內。所以,每天尿液的排泄很重要,要多喝白開水、多排尿。陳潮宗提醒,現在正值炎熱夏天,很多人會以含糖飲料來取代白開水,應該盡量避免,以免含糖飲料造成身體的負擔。

◆ 皮膚:

皮膚是身體抵禦細菌、微生物、病毒等侵襲人體的第一道防線,還能夠防止體表的水分蒸發與散失。此外,皮膚中汗腺的主要功能就是排汗,汗水是由鹽分、尿酸、尿毒等廢物所組成,所以才說皮膚也是解毒系統的一部分。我們可以透過每天固定且適量運動來讓身體流流汗,藉由汗水把毒素從皮膚排出來。另外,皮膚的清潔對排毒來說也不可少,一定要注意。

必做!解毒12祕笈

想要解毒、排毒,除了人體自然的排毒過程之外,食療、中藥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但總是治標不治本。其實歸根究底,身體會累積毒素,跟生活習慣脫不了關係,因此,最根本的解毒祕笈,就是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1. 盡量攝取當季和本地的新鮮蔬果。
2. 盡量多吃白肉(如雞肉、魚肉),並減少吃 紅肉(如牛肉)的次數。
3. 食物盡量以少油、少糖和少鹽的方式來烹煮。
4. 盡量少吃精製的食物,例如用糙米或全麥吐司取代白米和白吐司。
5. 每天盡量多喝水。
6. 少用傳統煎、煮、炒、炸的方式來煮菜,而是改以蒸、燙、清炒、涼拌等方式做菜。
7. 市場買來的蔬果大多有噴灑農藥,一定要用水清洗乾淨後再吃。
8. 烹煮食物使用鐵製、不鏽鋼或瓷製的廚具、餐具,不要使用鐵氟龍、保麗龍或是不耐熱的塑膠用品。
9. 每天定時定量、適度的做運動。
10. 每天的生活作息要規律,同時也要睡飽。
11. 盡量減少吃藥、抽菸和喝酒的機率。
12. 隨時隨地保持心情愉悅。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胃癌會傳染嗎? 共餐,會染菌而致胃癌嗎?

胃中存有幽門螺旋桿菌並不代表一定會得到胃癌,中間並非劃上等號,只是在高達70%?80%的胃癌病患胃中發現有幽門螺旋桿菌。共餐時餐具的清潔及公筷的使用,也會有預防傳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作用。

張太太年輕時就有上腹不時悶痛的問題,且不論是空腹還是吃飽都一樣,曾就醫診斷是慢性胃炎,但吃了胃藥後,時好、時壞,最後終於鼓氣勇氣做胃鏡,看報告時,醫師告訴張太太,驗出了幽門螺旋桿菌,張太太得知後相當擔心,因為她聽說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會得到胃癌,同時還會傳染給家人,是真的嗎?

國泰醫院腸胃科主治醫師洪志聖表示,幽門螺旋桿菌是螺旋狀具有纖毛的細菌,屬革蘭氏陰性菌,存在胃黏膜下層,人體感染了幽門桿菌之後,細菌與胃酸一起侵蝕胃壁,胃便會慢性發炎而導致保護機制受到損害,慢性胃炎臨床最常導致的症狀就是上腹不適,嚴重者可能產生消化性潰瘍。

而消化性潰瘍依發生部位的不同,如果發生在胃,就叫做胃潰瘍;發生在十二指腸,就叫做十二指腸潰瘍。有消化性潰瘍的病人幾乎半數以上都可在胃內發現幽門螺旋桿菌,如果沒有適當的治療,可能會導致胃腸道出血、穿孔等併發症,最嚴重者可能經過數十年慢性胃炎或胃潰瘍後,導致細胞病變而產生胃癌病變。

但胃中存有幽門螺旋桿菌並不代表一定會得到胃癌,中間並非劃上等號,只是在高達70%?80%的胃癌病患胃中發現有幽門螺旋桿菌,因此,幽門螺旋桿菌被認為是導致胃癌發生的致病因子之一。

接吻,會染幽門螺旋桿菌?

(圖/常春月刊)

幽門螺旋桿菌主要經環境、飲水及吃東西傳染,也就是說,病患因不小心吃下遭胃幽門螺旋桿菌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而感染,一般來說,人口雜處或者個人飲食衛生習慣較差的地區,會有較高的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包括台灣、中國等東南亞國家,均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比較高的國家,在台灣,成人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為50%。

既然幽門螺旋桿菌主要經由飲食等途徑傳染,那麼是否可能傳染給家人?又口對口接吻會不會相互傳染呢?洪志聖指出,家人當中若有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一起吃飯的確可能提高感染的機會,也曾有人將禍首指向筷子,若筷子清洗不乾淨,胃幽門螺旋桿菌可能經由唾液存於破損殘缺的筷子前端,造成其他人的感染。

至於口對口接吻,理論上也是可能會增加幽門螺旋桿菌傳染的機會,雖然胃幽門螺旋桿菌主要存於胃液中,但若出現胃酸逆流,幽門螺旋桿菌隨胃液可能因而湧上口腔,並存在於口腔內,男女相互激情接吻後,亦有可能傳染。但要強調的是,這並不表示跟有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人一起吃飯或是接吻就一定會被傳染,還要看接觸的時間是否累積達到一定的量,才有可能造成傳染,此外,亦與個人的免疫狀況有關,當免疫較差時,感染的風險當然就會增加了。

如何知道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想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臨床上主要有四種檢查,其中以胃鏡加上切片的準確率最高。

1 胃鏡加上切片:

病患接受胃鏡檢查時,同時在胃前庭幽門處做組織生檢切片,經由組織切片染色或是細菌培養確定有無幽門螺旋桿菌,但其為侵入性的檢查,有些病患接受度較低。

2 碳十三尿素呼氣試驗:

如果病患不想做侵入性的胃鏡檢查,可以選擇做「碳十三尿素呼氣試驗」,此項檢查為醫院最常用來偵測幽門螺旋桿菌的方法,且檢查準確度不亞於切片的準確率。病患將含有碳十三的同位素喝入胃內,如果幽門螺旋桿菌存在,胃內的尿素會被幽門螺旋桿菌轉變成氨及二氧化碳,之後再經由測定病患呼氣的碳十三量,即可以測得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的存在,臨床上亦常用其做為治療後的效果追蹤。

3 驗血:主要是看血清中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抗體。

4 糞便檢查:

利用酵素免疫分析法,偵測糞便中的幽門螺旋桿菌抗原,但其準確度又不若「碳十三尿素呼氣試驗」,不過執行較為容易,適合做大規模的篩檢。

染菌,一定要治療嗎?

經檢測確定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不一定非做治療不可,因為感染到幽門螺旋桿菌不一定會有症狀,也不一定會胃痛,如果沒有不適情形,目前醫界並沒有一定非要將幽門螺旋桿菌滅掉不可,而是可以與人體共存的。但如果病患確定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又同時有胃發炎、胃痛甚至是胃潰瘍,就一定要接受治療。目前幽門螺旋桿菌的治療主要為質子幫浦抑制劑(PPI)加上兩種抗生素,即為所謂的「三合一療法」,每一種藥物均每日服用2次,連續服用1?2週,即可達到約80%的根除率,少數患者服用後會有排便次數變多、口腔藥味重或是皮膚過敏等現象,但療程結束後,這些副作用即會消失。

病患在接受治療結束週後,醫師通常會以「碳十三尿素呼氣試驗」來確定幽門螺旋桿菌是否仍存在,如果第一線治療失敗,就須使用其他種類的抗生素進行第二線治療,但成功率會下降至60%?70%,成功除菌後,仍要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復發及再感染,不過,台灣由於飲水及環境的改善,幽門螺旋桿菌經治療後,復發的機會並不大。

預防幽門螺旋桿菌並不難,隨時注意個人清潔及飲食衛生,共餐時餐具的清潔及公筷的使用,也會有預防傳染的作用,一旦有不明原因的消化不良、胃潰瘍、胃出血及腹痛時,最好積極就醫檢查,避免演變成胃或十二指腸潰瘍,或是增加將來得胃癌的風險。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疑難雜症的故事---馬偕兒科黃瑽寧醫師的診斷旅程

禽流感人傳人?沒那麼容易!

  過去這一個月以來,中國大陸江浙一帶發生多起H7N9禽流感感染人類的病例,再度挑起了群眾的恐慌,以及許多專家的敏感神經。疫情之初,我寫了一篇H7N9禽流感抄筆記,希望能安定家長們焦慮的心情。今天這一篇我將更深入地,探討「禽流感」變成「人流感」所必須面臨的阻礙。

  「禽流感什麼時候會變成人流感?」每次只要談到流感大流行的議題,這個疑問就一定會被提出。過去十年,全世界的流感監測越來越成熟綿密,因此不時有從來沒有聽過的「鳥流感」誤闖人類的新聞,有些死亡率很高(如H5N1),有些死亡率很低(如H7N7),至於這次的H7N9,則是不高不低,實際的數字還未明朗。

  雖然這幾天台灣發生了第一個境外移入病例,大家感到人心惶惶,但今天我要力排眾議,告訴各位一個小秘密,保證讓大家不再對H7N9這隻病毒是否變成「人傳人」感到恐慌,而且對未來對於類似的新聞也不會再感到焦慮。各位準備好要聽了嗎?

  這個小秘密就是:那些會造成有效人傳人的病毒,比如說H1N1,或者是SARS,都是先在動物身上意外突變之後,馬上傳到人身上,並且很幸運地適應良好,才有機會變成人傳人的病毒。反過來說,幾乎沒有一種病毒,是在人類身上半推半就,有點適應不良,痛苦的生存著,慢慢熟悉人類的環境,然後變成有效人傳人的病毒。所以,我大膽的預言,H7N9幾乎是註定不會變成「有效人傳人」的病毒了(大驚)。

  這樣描述或許有一點艱深,那麼我做一個比喻:從前從前,有一位很怕熱的台灣人,因緣際會搬到北歐之後,驚訝地發現原來自己一點也不怕冷,超適合寒帶國家,生活的超快樂,一點都不想回家。他還會跟你說:「阿呀,原來我上輩子根本就是維京人嘛!」你有沒有認識這種朋友?這種朋友在病毒界,就是H1N1,以及SARS的例子。

  反之,在病毒界,從來沒有聽過那種「父母為了討生活,移居到北歐,冷的皮皮挫,含辛茹苦,過了好幾年後才適應寒帶生活」這種故事。所以我可以大膽的預測,這些「禽傳人」的病毒,比如說H5N1,H7N9這類,如果一開始在人類身上過得不太快樂,沒辦法一步到位,馬上變成有效的人傳人,那麼這隻病毒,就不會是我們需要擔憂的敵人,也就是說,不太可能變成大流行了。

  身為感染科醫師,聽到新的病毒爆發,一開始一定會有點緊張。但經過疫情觀察一段時間,確定沒有人傳人的傾向,而且相信疫情調查確實可靠,接下來就可以放心睡大覺了。剩下的工作只有確定動物的來源,制定政策防堵動物生病(或撲殺),以及防止人與動物的危險性接觸,而不是戴起N95口罩在家祈禱免於災難。

  聽完這個秘密,大家有比較不焦慮了嗎?當然悲觀者會選擇不相信,認為我這樣的結論未免太武斷,我完全同意,畢竟機率再怎麼低,總有萬一。但此概念並非空穴來風,也不是純粹我個人的意見,事實上許多專家在討論此議題的時候,也都清楚明白這個道理,但基於小心謹慎的原則,以及政策制定的複雜層面,比較少人敢這樣大剌剌地宣稱「安啦!」

  這樣說並不是瞧不起病毒,但是正如我之前文章所解釋的,流感病毒帶有兩把鑰匙:一把進門的H鑰匙,和一把出門的N鑰匙;就算進門的鑰匙突變了,可以感染人類,那還要出門的鑰匙也打得開才能來去自如。這樣的解釋簡單易懂,是為了拉近你我溝通的距離,但老實說,還是簡化了禽流感病毒人傳人的困難度,因為後面更有一大堆障礙,等著病毒突破!

  首先,一隻病毒進入人體,會被我們呼吸道的黏液卡住,這些鼻涕與痰,就是病毒的第一道考驗。舉例來說,人類的流感病毒就很難感染大猩猩,即便我們的構造相似度是如此的高,因為大猩猩的呼吸道黏液,可以很有效的把人類流感病毒抓住,不讓他們得逞感染細胞。

  就算躲過了黏液攻擊,有了一把突變過的H鑰匙,打開了人類的上皮細胞,啊哈,沒想到吧,還有語言不通的問題!雖然我們的基因都是使用ATCG四個英文字母,但是組合的方法(codon usage)還是大相徑庭;就好像西方語言平平都是使用ABCD,但大部分人也只看的懂英文,卻看不懂法文,是一樣的道理。人類細胞裡面使用的語言,和鳥類的細胞使用的語言有許多不同之處,雖然互有相通,但是在大量製造病毒時,溝通不良難免就會卡卡的。

  再來還有溫度的問題。流感病毒是個寄生蟲,它必須要依靠我們人類的細胞工廠,幫忙製造它的徒子徒孫。偏偏我們人類的細胞對禽流感來說實在太冷,終年體溫都是37度上下,把這些以前在暖氣房,也就是溫度較高的鳥類細胞裡生存的病毒,是冷得吱吱叫。這樣的冰工廠誰要待?趕緊逃之夭夭,回到舒服的「鳥房」比較實在。

  好不容易突破重重關卡,剛好出門的鑰匙也打開了,這時候流感病毒的徒子徒孫釋放出來,別忘了,還有一個最重要的關鍵,就是「能不能把病毒咳嗽出來」。如果說這隻病毒感染的位置在鼻腔,氣管等等比較靠近外界的位置,那麼稍微打個噴嚏,或是輕咳一下,也許很容易把病毒拋出。反之,如果感染的位置是在非常深部的氣管,那麼要用力的咳嗽很多次,才能把飛沫噴出,此時病毒要去感染他人的能力,就不是那麼好了。大家不知道記不記得,去年中東和英國,發現有一隻很像SARS的HCoV-EMC冠狀病毒,就是因為它感染的部位太深,所以才無法有效的人傳人。

  你看看,一隻禽流感要經過這麼多層層關卡,才能感染人類,並且有效的人傳人,請問是何苦來哉?這世界上只有人類,會為了某種靈性上的修煉而以自虐為滿足,其它的生物都是為了「生存」,才有可能忍耐不良的環境,以求繁殖與溫飽。禽流感病毒在禽鳥身上好得無比,快樂似神仙,幹嘛到人類身上跌跌撞撞地,好像非感染人類不可?所以回到我一開始跟各位說的小秘密:禽流感病毒除非一步到位,馬上適應人類的生存環境,否則它寧可待在原來的宿主身上,一點也不想造成甚麼大流行的。

  一步到位很難嗎?說難不難,畢竟RNA病毒的穩定性非常差,常常都在突變;但說簡單也不簡單,從近一百年來也不過四次大流行可以得知。要知道當禽流感突變成人流感的同時,它也失去了在禽鳥類身上繁殖的某些能力,如果沒有「剛剛好」在人類身上找到適合的窩,顧此失彼,落得兩頭空,這隻好不容易突變完成的病毒,也只能壯志未酬身先死,鞠躬盡瘁了。

  剛才我所說的各種難題,都是過去的科學家發現了某些病毒指標,所得到的結論。可想而知,一定還有更多「未知」的指標或突變點,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指標,仍有待未來的研究揭露。接下來的內容比較艱深,是目前文獻上有關H7N9禽流感的重要基因突變點,整理如下,有興趣者可以看看:

  1. 目前最新的發現,上海與安徽的病毒株,雖然都是H7N9,序列也類似,但仍然可明顯分辨屬於不同來源,比如說來自不同的雞或鴨。最大的影響是:其中一種病毒對克流感Oseltamivir是沒效的,具有抗藥性(在NA蛋白上有R294K變異),另一種則否。所有的病毒對amantadine都無效。
  2. HA蛋白有Q226L的變異,應該是此病毒最重要的改變,因而增加了對人類呼吸道上皮的感染能力(bind to alpha-2,6 sialic receptors),也就是改變了那把開門的鑰匙。另一個變異也可能有類似的效果(T160A),但比較少人提及。
  3. NA蛋白上有五個氨基酸的缺失,所以可以看到網路上有些人把H7N9的NA畫為斷成兩截,就是這個原因。這五個氨基酸的缺失似乎是讓病毒更容易感染家禽的呼吸道,而不是為了人類。
  4. PB2蛋白上的突變點E627K,是讓病毒適應哺乳類動物低體溫的重要關鍵。
  5. 其他與哺乳類動物有關的突變:NS1 P42S(老鼠),M1 N30D and T215A(老鼠),PB1 I368V(雪貂),這些都可能讓H7N9適應於哺乳類動物,但比較少人提及。

  以上進階版的H7N9介紹就告一段落,藉由這次的疫情,我也學習許多,分享與各位。

參考資料:

  • Science. 2006 Apr 21;312(5772):394-7.
  • Eurosurveillance, Volume 18, Issue 15, 11 April 2013
  • N Engl J Med. 2013 Apr 11. [Epub ahead of print]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抄筆記:H7N9禽流感

    最近中國H7N9禽流感疫情,至今(四月九日止)已造成28人感染,8人死亡,搞得是風聲鶴唳,人人自危。身為感染科醫師,寫一篇文章給各位支持與追蹤我網誌的家長們,來分享我所知道的資訊,似乎是責無旁貸。

HN所代表的意義
   每次一講到人流感,禽流感,就不免有個什麼H和N,很多人經過這麼多次媒體轟炸,還是不清楚是在H什麼N什麼,今天就讓我用比喻的方式,給大家一點概念。
   從前有個老偷兒很厲害,常常入侵民宅,什麼門鎖都擋不住他,如入無人之地。老偷兒最厲害的絕活,就是獨自研發出16把萬用鑰匙;因為擁有這16把鑰匙,他可以解開各式各樣的門鎖,也就理所當然地可以大搖大擺,進入任何人家中偷東西了。
   但是老偷兒很賊,很怕別人搶了他飯碗,所以他把每支萬用鑰匙編了號,從H1編到H16,每次收徒弟,一律只打一種編號的鑰匙給學生。這些後生晚輩偷兒學成出師,卻因為只拿到其中一種標號的鑰匙,結果只能打開某一類型的門鎖;比如說拿到H1的鑰匙,就只能打開擁有這種鎖的房子。
   村莊裡的人很厲害,發現老偷兒什麼鎖都會開,決定發明另一種鎖,就是進門和出門,要用不同的鑰匙打開。這下又多了一道障礙,因為小偷進到屋內偷東西,偷完之後門打不開,出不了門,只能在屋裡等著被警察抓,這也不是辦法。老偷兒摸索了一陣子之後,又另外發明出9支「出門專用」的萬用鑰匙,這下誰也難不倒他了。即便如此,老偷兒還是不肯傾囊相授,他把出門專用的鑰匙也編號N1到N9,每位徒兒只能得到一把。
   有一天,老偷兒突然死了,徒子徒孫們繼承了他的行竊事業,卻再也沒有一位小偷能像師父一樣無往不利,因為他們只有兩把鑰匙,一把是進門的H,一把是出門的N,能偷的家庭都很有限。
   故事裡的這些小偷,就是在比喻A型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一定帶有兩把鑰匙,這兩把鑰匙各自有編號H1~16,以及N1~9,比如說曾經大流行的H1N1,抑或是今天我們要討論的H7N9,都是這樣分類的。如今大家應該知道H和N是做什麼的了:H是入侵動物呼吸道細胞時所需要的鑰匙(進門使用),而N則是病毒在細胞裡繁殖搞破壞之後,要離開細胞去繼續感染更多人的鑰匙(出門使用)。
感染人類卻只進不出
   然而,在某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有一支編號H7的鑰匙摔到地上缺了一角。沒想到這一摔竟然歪打正著,不小心打開了平常開不了的門,進入了平常無法入侵的動物,也就莫名其妙地造成了感染。今天我們討論的H7N9禽流感病毒,一般只會感染鳥類,但H7蛋白在經過小小的突變之後,竟然打開了平常並不熟悉的門(人類的呼吸道上皮細胞),造成好幾例人類的感染。
   但是先別擔心太早,因為病毒雖然進了屋子裡搞破壞,卻沒有鑰匙可以出門,也是白搭。H7N9禽流感病毒所擁有出門的鑰匙N9,並不是我們人類細胞所熟悉的編號,所以理論上這些病毒進入細胞後,會被困在細胞裡出不來,導致無法大量繁殖。這可以解釋為什麼目前H7N9禽流感,依然沒有「人傳人」的個案產生。
   所以要被H7N9禽流感感染,必須的條件是:必須接觸到帶有這隻病毒的鳥,鴿子,雞,鴨等等活禽,甚至可能要「大量暴露」,才有可能得到。而且就算你身邊的人中標了,也很難傳染給你,因為病毒在他身體裡出不來,就自爆了。
找不到原宿主
   目前公共衛生專家遇到最大的困難是,帶有這隻病毒的兇手到底是哪種動物?是雞?是鴨?還是鴿子?根據過去面對其他禽流感的經驗法則,哪裡有鳥死了,病毒應該就在那裡。然而這次人類都死了8位,卻仍未發現有禽鳥類大量死亡的新聞,顯然這隻H7N9病毒對於禽鳥類而言,可能就像小感冒一樣輕輕鬆鬆,死不了的。這樣更令監測的機構提心吊膽,因為兇手躲在哪裡,我們到現在還不清楚。
   根據目前受H7N9感染的個案職業別,已知的有豬肉攤販,活家禽宰殺工作者,廚師,農民等等,其他大部分是退休老人,以及一位四歲男童。這些人的共通點,就是可能會出現在傳統市場,接觸到活的雞鴨等家禽。所以大膽的猜測,H7N9病毒,應該是躲在安徽江蘇一帶,菜市場的家禽類身上;當然中國的衛生當局也這麼認為,所以已經開始撲殺一些看似健康的活禽,以及暫停市場上的活禽交易。
   因此我想目前還不是台灣同胞緊張焦慮的時候,也許北韓與核四的健康危害還更勝於H7N9。如今我們只需要仰賴檢疫單位,防堵中國坐船來的雞鴨鳥禽,並且如果必須在上海,安徽,江蘇,浙江省經商旅遊時,不要逛傳統活禽市場,以及不要摸或吃未煮熟的禽類,就可以了。至於這隻病毒會不會再進化,需不需要趕快製造疫苗等等問題,留給主政者傷腦筋就好,我個人倒是沒有這麼悲觀。
防範詐騙手法
   不過我想要與大家分享一則新聞,是江蘇省公安廳發佈了一個「警惕以感染H7N9為名實施的7種詐騙手段」,反而更適合目前的台灣現況,希望大家注意防範。

  1. 詐騙份子謊稱他的小孩在大陸得了H7N9禽流感,自己也被隔離,不能領錢付住院費,請你幫忙匯款。
  2. 冒用公家機關名義要求單位配合購買「病毒防治手冊」。
  3. 在公共場合假扮醫生護士,替民眾作H7N9篩檢,趁機偷取錢財。
  4. 假冒慈善機構募求善款。
  5. 宣稱某種藥物可以預防或治療H7N9,要賣你很貴的錢。
  6. 假冒政府單位宣導防疫,順便賣你假藥。
  7. 業務推銷防治H7N9的消毒用品或防疫物資。

   這些「奧步」應該只是冰山一角,總之就是利用民眾恐懼的心理,以達斂財之實。聰明如您,看了這篇文章,應該不會再受騙了吧!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降血壓藥一吃就停不下來?

除非是小於10%屬於「續發性」高血壓,只要原來疾病治癒,才有機會不必再服用降血壓藥物。大於90%的高血壓患者屬於「原發性」,必須長期服藥才能將血壓控制在理想範圍。

退休的李先生,喜歡四處品嚐美食,心寬體胖,不知不覺比退休前胖了5公斤,由於近來常感到頭暈、呼吸急促,在子女的勸誡下,他終於到醫院檢查,醫師告知他血壓太高,最好要開始服藥物控制,但他聽朋友說,高血壓藥一吃就停不下來,擔心長期服藥會造成腎臟的負擔。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曾調查發現,20歲以上民眾,每4人就有1人是高血壓,粗估國內有約430萬名高血壓患者,台北馬偕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崇烈說,李先生的顧慮是門診中患者常見的問題,就怕自己一輩子都得依賴高血壓藥物,希望能改為由飲食、運動來控制血壓。

不過,洪崇烈說,大於90%的高血壓患者屬於「原發性」,因為體質、基因等因素及後天的環境因素,疾病日積月累緩慢進展,因此如果已到高血壓「冒出來」,此時通常已經無法單純以飲食、運動、改善生活習慣等達成降血壓的目的,必須長期服藥才能將血壓控制在理想範圍。

除非是小於10%屬於「續發性」高血壓,也就是因為腎血管狹窄、內分泌問題、先天大動脈狹窄等特定疾病或其他藥物副作用引起,這時只要原來疾病治癒,血壓可能會隨之恢復正常,才有機會不必再服用血壓藥物。因此,多數高血壓患者都需要長期藥物的輔助。

對於長期服藥可能造成腎臟負擔的迷思,洪崇烈說,國人洗腎的主因是糖尿病,另外則可能跟亂服來路不明的中草藥、打止痛針等,才造成腎臟損傷。反之,如果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沒有好好控制,反而會更容易加速腎臟病變。因此,高血壓患者更應遵從醫囑,按時服藥,妥善控制血壓,而非因錯誤迷思不願服藥或自行停藥。

持續用藥,才能讓藥效穩定

(圖/常春月刊)

目前降血壓藥物的種類不少,洪崇烈說,最常用的就是「利尿劑」,價格便宜,可以將體內多餘的鈉、水分排出,降血壓的效果不錯,但一般可能造成血鉀降低、尿酸升高等副作用。

另外,常見的降壓藥物如「鈣離子阻斷劑」,也是達到血管擴張的效果而降壓。第三種則是「血管張力素?抑制劑」及其直接的受體抑制劑,會讓體內血管擴張,同時體內的鈉也不容易滯留在體內。其他種類的降壓藥物還有「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可以讓心跳變慢,但可能造成氣道緊縮等副作用。

其他如「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也會使得血管擴張,讓血流經過時,血管承受的張力變小,血壓下降,然臨床較少直接前線使用。

不過,因為不同的降血壓藥物,各有各的藥理、作用,特別是對血壓較高、也就是收縮壓超過160毫米汞柱、舒張壓超過100毫米汞柱的患者,醫師可能會同時開立3、4種藥物,導致一天要吃5、6顆,進而降低患者服藥的順從性。因此,近來也有新的藥物問世,同時結合2、3種的藥物機轉,可以讓患者每天少吞幾顆藥丸。

洪崇烈也提醒,不管是服用哪一種高血壓藥物,一定要持續用藥,才能讓藥效穩定,千萬不要因為看到自己的血壓下降,就自行停藥。如果隨意停藥,反而讓血壓高低起伏,更可能出現不適症狀。特別是寒冷的冬天,容易因血管收縮、血壓上升,當誤以為自己的狀況好轉隨便停藥,卻容易造成中風的危機。

藥吃多會導致洗腎嗎?

因此,高血壓患者服藥後應養成量血壓的習慣,最好是能早、晚休息狀態各量一次,並且將血壓變化做成記錄,下次回診時提供醫師參考,發現血壓穩定,可跟醫師討論減藥的可能性。但如果老是在家裡量到的血壓較低、在醫院測量的數值較高,除了要考慮「白袍高血壓」(看到醫師緊張而血壓高),也可能是家中使用的電子式血壓計需要校正。

洪崇烈說,除了自行減藥、停藥是不少高血壓患者常犯的錯誤,擔心長期服藥造成腎臟損傷或覺得吃多西藥會導致洗腎的錯誤迷思,也會導致「間歇性服藥」,吃一天、停一天,或是量測血壓正常時就停藥,血壓高起來才趕緊服藥,這些不正確的用藥習慣,反而會造成血壓忽高忽低,而且,若血壓沒控制好,更容易導致腎功能變差,高血壓患者如果日後需洗腎,並非是長期服藥使然,反而跟未正確用藥有關。

因為高血壓藥物種類多,有些是飯前吃、有些是飯後吃;有的是早上吃、有的是早晚吃,但有些患者為了省麻煩、或是一時忘記,一口氣同一時間吃,反而可能造成低血壓,要特別注意正確服藥。

另外,因為未規則服藥,血壓起起伏伏,有些患者會覺得「沒效」,而換醫生、逛醫院,重複領藥、在家裡堆了一大把藥,不僅對病情沒幫助,也造成藥物與醫療資源的浪費,都是亟欲導正的習慣。

降血壓藥不是萬靈丹

國人對高血壓治療有「矛盾心理」,先是毫無顧忌大吃大喝、抽菸,等到要用藥了,才回過頭急著調整生活習慣,洪崇烈也說,平時就應注意血壓變化,一旦發現自己處於「高血壓前期」,也就是收縮壓超過120~140毫米汞柱,舒張壓超過80~90毫米汞柱,此時還不到用藥標準,可積極改善生活型態。

包括應考慮飲食減少鈉鹽攝取、盡量清淡,避免攝取過多高膽固醇食物,每日鹽分攝取若能降低至6公克以內,則血壓平均可下降2~8毫米汞柱,相當於每日服用1顆長效型抗高血壓藥物的成效。

同時養成運動習慣、肥胖者要減重,並且若服用來路不明的止痛劑、抗發炎藥物應停藥等,都有助於讓血壓下降。但一旦血壓到達用藥標準,就應該找固定的醫師,聽從醫囑規則服藥,並且定期回診,長期追蹤血壓變化。

不過,洪崇烈也提醒,千萬不要以為降血壓藥物就是「萬靈丹」,飲食上肆無忌憚,更要避免熬夜、壓力過大。國健局也呼籲「減重、減鹽、多運動、多量血壓」,是達成血壓控制的重要關鍵。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把握最後黃金期 助孩子「高」人一等

把握最後黃金期 助孩子「高」人一等

在骨骼生長板關起來之前,如何掌握長高密碼?天天吃鈣片有用嗎?轉骨方要怎麼喝?

很多父母期望自己的孩子高人一等,在人群中能鶴立雞群,而不是被淹沒。明白攸關生長的重要知識,才能有效幫助孩子長高,並避免不切實際的過度期待。

人類有二個快速生長的黃金期:嬰兒期及青春期(女生平均每年長高8~10公分,男生10~12公分)。在骨骼的生長板還未關閉前,是最後的長高機會,需要好好掌握。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治醫師羅福松引述美國史丹佛大學Greulich及Pyle教授在《手與手腕骨骼發展之影像解剖學(RadiographicAtlasofSkeletalDevelopmentoftheHandandWrist)》書中的研究結果表示,女生骨齡滿13歲(約初經來後1~2年)、男生骨齡滿15歲,就只剩3~4%的生長空間。小兒科醫師、榮欣診所副院長丁綺文也指出,「女生骨齡滿16歲,男生骨齡滿18歲,身高就一動也不動了。」

長高三要素,一個都不能少

大部份孩子,只要做到充足睡眠、均衡營養及適當運動,並不需要任何治療,自然就能達到正常的身高。

這三個要素聽來老套,卻大大攸關著影響身高的生長激素(GrowthHormone)的分泌。

1.均衡營養:高鈣=長高?其實「鈣質跟長高沒有直接關係,」美國加洲大學洛杉磯分校人類營養學中心主任希博(Dr.DavidHeber)表示,每天攝取足夠的熱量及蛋白質,就能發揮基因的潛能,長到理想的高度。

「多喝牛奶有助長高,是因為蛋白質而不是鈣質,」馬偕醫院營養課課長趙強進一步解釋,蛋白質能幫助孩子生長,而鈣質的主要功能在強化骨骼。

生長激素是一種由蛋白質合成的荷爾蒙,但影響生長的飲食不能只有蛋白質,還必須有足夠的維生素、礦物質及熱量,食入的蛋白質才不會被當為能量來源。

趙強建議發育中的孩子,應均衡地攝取多元的食物,若擔心蛋白質不夠,只要每天比平常再多喝一杯牛奶(240cc),就能多攝取8克的蛋白質了。

喝牛奶是有技巧的,趙強表示不能光喝牛奶,要搭配麵包、饅頭、餅乾等澱粉類食物,因為蛋白質必須搭配碳水化合物才能有效的被利用。

他提醒父母們不必太緊張,只要孩子不偏食,就不太會有營養不良而影響發育的問題。他的兩個兒子,分別就讀小五及小六,也正進入長高的關鍵期。他們家每天晚餐都有魚,兩個孩子各有一個專屬的餐盤,上面盛好了各種菜色及份量,孩子只要把餐盤裡的食物吃光光,趙強夫婦就放心了。

2.充足睡眠:別再熬夜上網啦!睡得飽才長得高,這是有科學根據的。

羅福松醫師解釋,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是在睡眠的慢波期,約是入睡後30~60分鐘,而且睡眠週期每60~90分鐘循環一次,所以「睡愈久就分泌愈多,」羅醫師建議小學生每天要睡足9小時、國中生至少8小時。

3.適當運動:除了睡眠之外,羅福松的臨床實驗發現,持續激烈運動20~30分鐘,也能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不論是打球、跑步、游泳、跳繩……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全身性運動,每天暢快地流汗30分鐘吧!別再說小孩課業重,沒有空,只要30分鐘就會有改變。我的孩子正常嗎?

孩子的身高跟父母的遺傳大有關係,以下公式可從父母的身高算出孩子未來可能的目標身高:(單位:公分)

男生=(父+母+12)÷2

女生=(父+母-12)÷2

子女身高通常落在比目標身高還多或少7~10公分之間,端看有沒有從小養成孩子良好的營養、睡眠及運動習慣,就有機會突破父母的遺傳,但也不要給孩子不切實的期待和壓力。

丁綺文建議父母們要長期紀錄孩子的生長曲線,高於25百分位就是正常身高,若低於3或5個百分位則八成有生理上的問題,需儘早就醫。

羅福松醫師提醒,當孩子的第二性徵開始出現時(女孩子的胸部開始發育,男孩子睪丸開始發育不易查覺,時間大約是國小五、六年級),若非家族性矮小卻明顯比同儕矮一個頭以上,或是每年長不到4公分,最好求助兒童內分泌科醫師,找出長不高的原因及長高的方法。

想長高的孩子若是錯過了最後的成長黃金期,即使花大錢打生長激素也成效不彰。

(審稿專家: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治醫師羅福松)

1分鐘醫學教室:

什麼是骨齡?

骨齡(骨頭年齡)是醫師用來評估孩子長高潛力的依據,與實際年齡不一定相等,相差1~2年是正常的,通常以左手X光片做為判斷的依據。

美國史丹佛大學Greulich及Pyle教授在1950年出版的《手與手腕骨骼發展之影像解剖學》書中指出,他們多年的研究發現,左手X光片的骨骼生長板成熟程度,就足以代表全身骨骼發展的情況。該書至今仍是兒科醫師評估兒童未來身高的重要工具。

打生長激素整形身高,有效嗎?

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治醫師羅福松表示,在骨骼的生長板還未關閉前,施打生長激素確實能達到長高的效果,但除非符合健保給付的對象(如生長激素缺乏症、透納氏症、小胖威利),否則自費價格驚人。

平均每公斤每年需6666元,至少施打3年以上,有可能再長高5~10公分。仔細計算,一個40公斤的孩子,每年需近27萬的費用,三年將近80萬,平均長1公分要花8~16萬。而且,羅福松指出有不少非生長激素缺乏的孩子,需要兩倍的劑量才有效果,費用就是乘以二。

就算付得起高額的費用,也要看看時機對不對,錢才能花在刀口上。最佳的施打時機,女生骨齡在12歲以前,男生在14歲以前,太晚才動作,則可能白花錢。

喝錯轉骨方當心反效果

為了幫孩子成功「轉大人」,不少家長四處探詢最有效的「轉骨方」。當心!喝錯轉骨方,可能提早凍結身高,事與願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醫師羅國正提出幾點常見的錯誤:

〈×〉太早喝

中醫的「轉骨方」含植物性荷爾蒙,太早就讓孩子服用,反而刺激生長板提早密合,更不利長高。專業的中醫師會評估孩子的生長板是否準備好了,才下處方。

〈×〉兄弟姐妹、街坊鄰居一起喝

轉骨方的配方,不僅男女有別,哥哥和弟弟也可能因體質相異而不同,不是大哥喝了有效,就每個弟妹都有效。

贏在教養關鍵期

113期 贏在教養關鍵期

更別以為拿著鄰居給的方子,去中藥店買藥材就好了。〈×〉喝太多

千萬不要求好心切,天天補,反而造成生長板提早鈣化關閉。正常約一個星期一次,連續服用半年後,再請中醫師評估是否繼續服用。

◎版權所有,本刊圖文非經同意不得轉載或公開傳播。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排毒,不如防毒

排毒,不如防毒

你還在排毒嗎?更酷、更實用的觀念等著你實踐。

排毒經濟席捲全台,各種排毒商品訴求環境中空氣、陽光、水、食物皆遭受污染,讓身體深受其害,因此造成癌症體質,必須要透過排毒飲食,才能排除毒性。

不論排毒商品是否能排毒,超過20年研究「環境毒物對人體影響」的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韓柏檉認為,「排毒不如防毒」,事前預防毒物,比事後排除毒物更積極。

大家應該要認知到現代生活不可能吃到零污染的食物。美國一份「無處可藏:美國食品中的持久性毒性化學物」報告中,就指出美國人一天的飲食中,可能遭受63~70次的污染。

但韓柏檉說,可以靠風險管理趨吉避凶。也就是說,我們應該要從4個角度來判斷影響健康的程度,包括毒性大小、濃度高低、接觸頻率與接觸時間。

他認為,在這個了解下,我們才能學會避開風險,捍衛自己的健康,才不會被每隔幾天的黑心食物新聞嚇得半死,或轉而尋求某些不見得有實質效益的排毒商品。

想要防毒,從最基本的飲食生活開始做好風險管理:

水:5招保你家水能喝

《康健雜誌》曾經大幅報導台灣飲用水問題重重。

從最上游的水源水質遭破壞,迫使淨水場加氯量不斷增加;破裂的輸水管線可能是老舊有毒的鉛管,自來水送到自家水池水塔又疏於清洗。從公共衛生的調查發現,台灣癌症死亡率和飲用水加過多氯消毒有關。

防毒密碼:

‧每半年清洗水塔、水池。

‧一早先放掉兩桶水。隔夜的水是最髒的水,因為水管的重金屬容易溶在水裡,因此放掉兩桶水用來澆花、拖地或洗馬桶。

‧水煮沸後,掀蓋以小火再煮5~10分鐘,避免致癌的三鹵甲烷。

‧濾水器也是一種選擇,考慮要消除臭味、消毒水味用活性碳濾心;覺得自家水喝起來澀澀的,用離子交換;求安心用逆滲透。

‧切記濾心一定要定期清洗,否則喝的水比沒裝濾水器前還髒。

米:巡迴各品牌好米

鎘米問題再度爆發。日本著名的「痛痛病」,破壞神經系統,造成全身痠痛,並損害腎臟及肝臟,就是「鎘」惹的禍。

五穀雜糧若保存不良,也容易有傷害腎臟的赭麴毒素產生。

防毒密碼:

‧購買不同品牌的米,以分散風險。

‧選擇有機米或有生產履歷的米。

‧若要煮五穀雜糧飯,各自購買新鮮的雜糧較佳,因為包裝好的五穀米,無法得知各自的保存時間。

蔬果:掛保證較好

政府時時呼籲,每日至少五蔬果,但蔬果的農藥殘留一直令人無法放心。

防毒密碼:

‧選擇政府掛保證的蔬果。如有機、吉園圃或有生產履歷的蔬果,這些有「掛保證」的蔬果,至少都經過檢驗,相對而言較有保障。

‧先浸後沖效果好。買回來的蔬果最好先浸泡5分鐘,再拿到水龍頭下仔細沖洗,這樣可以去掉大部份的農藥。

‧去掉容易殘留農藥的部份:如葉菜類的菜梗與莖相接處、果蒂,包心白菜、高麗菜外面幾層,都可以先切除。

肉:少吃是福

很多人擔心台灣肉品的抗生素問題。《康健雜誌》也曾追蹤報導,由於長期使用抗生素,導致細菌已有抗藥性,未來可能面臨無藥可醫的窘境。

而且,吃入抗生素最先影響的是消化系統。抗生素會殺死腸道內的益菌,影響消化能力。

立法委員賴幸媛曾要求政府解決肉品抗生素問題,她從農委會提供的資料質疑,1997年台灣全年耗用的動物用抗生素是500餘公噸,至2003年成長三分之一,達到700多公噸。換算成一顆500毫克的膠囊,全台灣2300萬人平均每人一年吞下65顆抗生素藥丸。

病死豬流入非法肉品市場問題嚴重。賴幸媛並指出,2003年台灣豬隻總生產頭數為1027萬餘頭,死亡豬隻223萬餘頭,供屠宰豬隻應有804萬頭,但實際上卻有946萬頭,將近150萬餘頭的差距無法解釋。

防毒密碼:

‧選擇自然豬或CAS認證的肉品。

‧營養師說,人一天所需的肉只有半個手掌大,少吃肉也是防毒觀。

海鮮:吃對的魚

深海魚有豐富的DHA,一直以來都是被推薦好食物。但因為汞污染,先進國家已經呼籲孕婦、哺乳的婦女、計劃懷孕的婦女、4歲以下小孩不應食用鯊魚、旗魚、鯖魚、馬頭魚等四種深海魚。

防毒密碼:

依韓柏檉教授監測台灣魚類重金屬的結果也發現,旗魚、鯊魚的含汞量最高,他建議吃汞含量低的鱈魚。

烹調方法:遠離熱炒

肺癌是台灣女性的第一大殺手,但令醫界納悶的是台灣婦女吸菸率並不高,男性也同樣吸入環境廢氣,為何造成女性這樣大的傷害?

禍首可能是油煙。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系的研究發現,台灣女性肺癌有50%歸因於油煙,包括炒菜油煙及拜拜燒香的煙。

防毒密碼:

‧減少大火熱炒。改用蒸、滷、燙、煮等烹調方式。

‧選擇相對穩定又不傷害心血管的油,即是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油,如橄欖油、菜籽油等。

‧注意抽油煙機的高度。抽油煙機不宜距離爐台過高,最好不超過70公分,才不會減弱吸力。

‧正確使用抽油煙機。在油煙將起前,就應該打開抽油煙機,而非等起油煙之後。

‧減少燒香、燒紙錢的次數與數量。

這些防毒密碼困難嗎?非但不,還相單簡單。韓柏檉夫婦特別示範七道防毒餐,從前菜、肉類、海鮮、湯品到甜點,拍攝食譜當天不僅人人大快朵頤、大呼過癮,而且每人熱量不超過500卡。

還等什麼?馬上讓防毒變成習慣吧!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潰瘍情況持續2週以上,則有可能是其他自體免疫系統疾病或口腔癌等病變所引起,民眾應立即就醫檢查,千萬不可大意。

農曆年將至,在雜誌社上班的林小姐,為了趕在年前截清所有的稿件,每天熬夜加班,連日下來,不僅身體不堪負荷,連嘴破的老毛病也找上門,真是讓她有苦說不出,由於這次發病的時間比起過往來得長,同事勸她多休息,也建議她趕緊就醫治療,以免病情更加惡化。

一般人常說的「火氣大!嘴破!」其實就是口腔潰瘍,是一種常見的口腔黏膜病變,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是反覆的發作,不僅影響日常生活,常常會令人感到困擾。而學理上,口腔潰瘍指的是口腔內黏膜發生淺表性潰瘍,雖然並不是太嚴重的疾病,但當潰瘍發作所帶來口腔的疼痛感,不僅會影響到患者的心情,就連說話、咀嚼、吞嚥等功能也會產生障礙。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牙科部主任黃瓊芳指出,當身體免疫功能變差、抵抗力較弱時,就容易會有嘴破的情形發生。此外,也可能是與體內分泌障礙、消化障礙、緊張勞累、精神壓力、月經失調或維生素缺乏有關。

治療上,多以口內膏局部塗抹,若是潰瘍範圍過大,則需輔以抗過敏或類固醇類的口服藥物。不過,如果潰瘍情況持續2週以上,則有可能是其他自體免疫系統疾病或口腔癌等病變所引起,民眾應立即就醫檢查,千萬不可大意。

引起口腔潰瘍的原因

(圖/常春月刊)

造成口腔潰瘍的原因相當多樣化,甚至還有可能是癌症的警訊。所以,一旦出現口腔潰瘍的情形,就必須隨時加以注意病灶的狀況。黃瓊芳表示,臨床上,口腔潰瘍的病因可歸納如下:

● 外傷性

外傷性因素是口腔潰瘍中最為常見的病因之一,造成口腔潰瘍的外傷包括物理性、化學性、溫度刺激等。

其中,物理性傷害如受到假牙的壓迫、矯正器的刮傷、牙齒咬傷口內黏膜、堅硬食物刮傷等;而化學性刺激,則多與強酸或強鹼物質相關;至於溫度的過冷或過熱,也是導致口腔黏膜發炎的外在因素。

● 復發性口腔炎(Recurrent Aphthous Stomatitis,RAS)

復發性口腔炎(RAS)初次發生症狀多在童年時期,其特點是發病最初的24小時內會出現刺痛或灼痛感,也就是俗稱的「潰瘍痛」(Canker Sore)。造成復發性口腔炎的原因,除了家族遺傳傾向外,其他的誘發因素還包括精神壓力、荷爾蒙失調和食物過敏等。

● 病毒、細菌、黴菌感染

關於病毒感染方面,包括像是單純?疹病毒、水痘帶狀?疹病毒、克沙奇病毒、EB病毒、巨細胞病毒、人類免疫不全病毒等的感染,都會導致口腔潰瘍的發生。至於常見的細菌型感染,則包括梅毒、淋病、急性壞死潰瘍性牙齦炎、結核病等,這些感染的發生,多與免疫功能低下呈現正相關。此外,口腔中的黴菌感染也是很常見的,其中又以白色念珠球菌(Candida Albicans)最為普遍,此種感染多為伺機性,而造成口腔潰瘍的致病黴菌,多在患者免疫力低下時侵入,且會擴展成全身性的感染。

● 惡性腫瘤

少數惡性腫瘤,如口腔鱗狀細胞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白血病、卡波西氏肉瘤、唾液腺腫瘤等,會同步出現口腔潰瘍的症狀。其中,發生在口腔部位的惡性腫瘤(即為口腔癌),大部分屬麟狀細胞癌。絕大多數的口腔癌是由黏膜上的麟狀細胞惡化所形成,在臨床的症狀上會以口腔潰瘍來表現。

● 自體免疫疾病

如貝氏症候群(Behcet's Disease)、紅斑性狼瘡、雷德氏症候群(Reiter's Syndrome)等自體免疫方面的疾病,都會出現口腔潰瘍的狀況。

● 其他

其他造成口腔潰瘍的因素還包括皮膚疾病、腸胃疾病、營養問題以及醫療相關副作用等。在皮膚疾病方面,如扁平苔癬(Lichen Planus)、尋常性天?瘡(Pemphigus Vulgaris)、大?性類天?瘡(Bullous Pemphigoid)等,是皮膚病症中較常合併出現口腔潰瘍的情形。而造成口腔潰瘍的腸胃疾病中,尤以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及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為大宗。這些病患除腸道症狀外,患者也會合併口腔潰瘍問題。此外,有研究指出,約15%至25%複雜型口腔潰瘍患者會合併有營養素缺乏的問題。而體內若長期缺少維生素B12、葉酸、鋅、鐵質等,除了罹患血液疾病的風險提高之外,也容易成為口腔潰瘍的高危險群。

值得提醒的是,如有接受過放射線治療或一些藥物的副作用,也可能是導致口腔潰瘍發生的原因。像是頭頸部癌症,因接受放射線治療時,對口腔黏膜及唾液腺同時會造成傷害,患者也應多加注意。

口腔潰瘍的治療

黃瓊芳強調,一般情況比較不嚴重的口腔潰瘍,大約2週內可自然痊癒。當然還是要避免誘發口腔潰瘍發生的危險因子,因此,飲食的均衡、規律的生活作息、良好的睡眠品質、適度的運動等,都是日常生活一定要做到的。至於治療方面,則須根據患者實際的病情,找出致病的原因,才能對症治療。因此,患者如遇有久治不癒或是疑似為全身性疾病之可能時,應接受進一步的抽血或切片的檢查。

● 非藥物治療

對於症狀輕微的口腔潰瘍,其實並不需要使用藥物,就可以自然康復。但要注意避免誘發口腔潰瘍的因素,同時做好口腔的清潔與衛生工作。此外,若是因維生素攝取不均的問題,則須從飲食調整著手,補充所需的營養。若是因藥物所引起的副作用問題,則應與醫師進一步討論,停止用藥後,即可改善口腔潰瘍的症狀。

● 局部性用藥

針對復發性口腔炎的治療或是其他全身性疾病所引發之口腔潰瘍病症,常見用藥包括止痛劑、黏膜保護劑、抗菌劑、抗發炎製劑等加以局部塗抹,潰瘍的情況可獲控制。

● 全身性用藥

如是復發率太高或復發時潰瘍數太多,可考慮使用免疫調節劑治療。至於情況較為嚴重的復發性口腔炎與貝氏症候群,使用局部藥物的治療效果並不理想。因此,可改用口服的藥物加以治療。

● 從疾病根本治療

若患者本身是因缺乏鐵質、葉酸、維生素B12的患者,則應加以補充。若是?疹病毒感染所引起,尤以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則需服用抗病毒藥物。若為細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潰瘍,則應給予抗生素治療。此外,黴菌感染所造成的口腔潰瘍,因多為全身性的感染,所以,應給予全身性抗黴菌藥物來加以治療。值得注意的是,如有疑似腸道疾病、自體免疫疾病、皮膚疾病、血液疾病、惡性腫瘤所造成的口腔潰瘍情形,則必須轉介相關專科醫師,進行更詳細的檢查。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破除你的醫療10大迷思

2011-12-14 天下雜誌 487期作者:黃靖萱,謝明玲

 

膽固醇愈低愈好?椎間盤突出非開刀不可?白內障手術一定能改善視力?破除十大迷思,讓你不再任人擺布。

精采重點:

1.膽固醇愈低愈好?

膽固醇過高,會增加動脈硬化及心肌梗塞的機率。

但國內腦中風權威,在美國執業超過二十年,中國醫學大學講座教授許重義提醒,膽固醇太高,對心臟不好,太低,則對腦血管不好。因為,膽固醇是血管細胞壁很重要的成分。如果膽固醇太低,腦血管會比較脆弱,較易出血。

像日本人飲食清淡,所以心臟病少,但腦出血的風險卻很高。根據統計,日本的腦出血病人,平均膽固醇約155 mg/dl(毫克/每百毫升)。

因此,許重義建議,膽固醇最好維持在180~200 mg/dl之間,「上帝製造膽固醇有它的用意,不要太高,也不要壓得太低。」

2.男性也有更年期?

其實,男性更年期的發現者,來自一家公關媒體顧問公司。2002年,這個新疾病被發明後,一時間,中年男性,成了藥商覬覦的新市場。所有的定義、篩檢,都是藥廠發明的。

醫生提醒,人本來就會老化,荷爾蒙自然變少。但因此將老年人身體的不舒服,都歸因到缺少荷爾蒙,將導致錯誤的醫療。

3.放置心臟支架能改善心臟病?

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許重義指出,放置心臟支架,雖然對改善病人生活品質有幫助,例如,爬樓梯時不再喘得那麼厲害。但統計顯示,放置支架與心臟病的存活率,沒有正相關。

「沒有如我們想像,放了支架,心臟病就解決了,」許重義說。

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兆程也說明,手術都有風險,如放心導管進入動脈時,可能碰到血管壁已經鈣化堵塞的斑塊,使斑塊破裂,隨著血流飄到其他部位的血管,引起中風。

一般建議,血管阻塞超過70%才放支架,而且還要考量阻塞血管的重要性與位置,再下最後判斷。

4.胃痛就要吃胃藥?

最常用來抑制胃酸分泌的氫離子阻斷劑(proton pump inhibitors),是治療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的常用藥物。但這種藥房都買得到的胃藥,卻必須小心,不是胃痛都能使用。

腸胃科醫師建議,因為胃癌早期也有潰瘍的症狀,如果沒有做過胃鏡就使用PPIs,只是壓制潰瘍,容易忽略胃癌的可能。

而且,長期使用PPIs,可能導致心臟疾病及骨折,建議應由醫生診療後開立,而且必須定期追踪。沒有醫生指示,不要長期服用這類藥物,否則風險可能大於療效。

5.該年年做大腸鏡檢查?

大腸鏡檢查,幾乎已成為高階健檢的必選項目。

但其實,做大腸鏡不僅不舒服,還有戳破腸子的風險。

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張簡俊榮建議,五十歲以後,可做一次完整的大腸鏡檢查,之後每五年做一次就好。這五年間,以糞便潛血檢查代替。

除非是有家族史的高危險族群,才提前至四十歲做大腸鏡,頻率也改為兩到三年做一次。

6.白內障開刀,就能改善視力?

白內障手術,不是中老年視力不良的萬靈丹。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任蔡景耀指出,中老年人視力不良,白內障不是唯一的原因,還包括青光眼、視網膜病變等。

白內障手術並不是一勞永逸。開完刀,也不見得就能恢復到令人滿意的視力。

特別是糖尿病病人,在開完白內障手術後,復原本來就較慢,且容易在手術後,產生黃斑性水腫,讓視力惡化。

更要注意的是,開完白內障之後,病人通常都會需要戴眼鏡,或用雷射手術來調整視力,多一段適應的時間。

蔡景耀建議,開刀前,一定要和醫師充分討論,並了解這些可能的風險。

7.非植牙不可?

醫改會研發組組長朱顯光,住在南投竹山的母親,牙齒咬合有問題。求診後,牙科醫生告訴她,必須拔掉兩顆牙,再植新牙,避免發炎。但植牙一顆動輒數萬元,且有不小心穿過上顎的風險,讓老人家有些猶豫。

朱顯光教母親問牙醫,「不植牙可以做什麼?植牙有什麼風險?你做過幾個案例?後來那些人如何了?」

在問了醫生上述問題後,他改口,其實也可以不用植牙。最後,朱顯光的母親到台北另一間牙醫診所,靠著把一顆牙拔掉、另一顆磨平,就解決了問題。

多問幾個問題,就可能減省不必要的醫療和風險。

8.椎間盤突出,非得開刀?

成大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林啟禎認為,根據醫療統計,椎間盤突出的病人中,有85%較輕微者,只要做復健以及多休息,就可以明顯改善症狀,不需直接跳入開刀這個步驟。

其實,許多病人覺得,開刀後症狀明顯改善,是因為開完刀後,必須臥床休息六週,還必須穿鐵架。

開刀有傷口感染的風險,也可能因血塊壓迫神經,反而使症狀更嚴重。重點是,開完刀後,三到五年內,一般病患的症狀確實改善。但若沒有改變生活習慣,十年後來看,症狀和十年前沒開刀,幾乎沒有差別。

9.做PSA(攝護腺特異抗原)就能篩檢出攝護腺癌?

PSA是一項男性自費健檢裡的必備檢查,但目前的使用,仍有很大爭論。

例如,美國已有專業醫學組織反對例行的攝護腺癌篩檢,因為PSA值正常,不代表沒有問題,PSA值異常,也不等於有攝護腺癌。

反而,在發現PSA過高,就開刀切除攝護腺,會造成尿失禁,及性功能受損的後遺症。

10.骨密檢測就能保骨?

骨質疏鬆檢測是有限制的,而且多吃市面上保骨本的產品,不如避免摔跤。

成大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林啟禎指出,第一,以超音波測量骨頭密度,因為無法穿透,結果不會準確。而且,一般健檢常見的,是透過腳踝來測量骨密,但腳踝不代表全身。第二,骨密度不等於骨強度。第三,骨頭有強度,不代表不會骨折

他說,預防骨鬆之害要「保密防跌」,但「防跌」重於「保密」。

他指出,其實生活中,有許多不用錢的保養骨頭方法:例如良好的運動習慣、曬太陽、均衡的營養,可能都比勤做骨密檢查,或補充骨頭保健食品重要。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7 天下雜誌 501期作者:謝明玲

相關關鍵字:

飲食「七少八多」 健康in、毒素out圖片來源:邱劍英

他曾研究發表重金屬污染的綠牡蠣,引發朝野爭議;他也曾負責推動無菸餐廳,協助立法全面禁菸。

精采重點:

但四年前,排毒專家、台北醫學大學公衛系教授韓柏檉要面對的,卻是自己身體內的毒和痛。

他在五十二歲時,被診斷出肝臟有顆十九公分大的腫瘤。

他切掉了三分之二的肝,還接受了二十五次化療,和十二次的放射電腦刀治療,及使用口服標靶藥。

這場病讓他痛到不得不做改變。

他改變了生活、行為,甚至個性。更重要的是,他和太太張幼香一起調整飲食習慣。

他開始注重食用「舒食」,也就是讓人吃了會感到身心舒暢、零負擔,用新鮮食材就能搭出的創意料理。廚具簡單、做法也簡單。

他將自己的體悟寫成新書《排毒舒食盛宴》。書中,不僅闡述了「進與出」(in & out)的排毒新邏輯。更有他們夫妻共同研發的五十道舒食食譜。以下是新書摘要:

身體中,進和出如同天平兩端,只要平衡就能得到健康。

若是進得太多、出去得不夠,就會這裡痛哪裡酸,引發慢性病。好的東西進來不夠,身體的基本需求會不足。若壞東西出不去,更可能導致嚴重的疾病,如癌症等。

進,包括:陽光、空氣、水、食物;接觸物品如清潔用品、清潔劑、化妝品、保養品等;心念與情緒,還有氣。

身體和水庫、河川一樣,髒東西太多,嚴重堵塞之後,就會喪失自淨的能力。

如何將身體不要的毒素排出呢?可以從心腦(轉念、放鬆)、肺臟(吐氣)、腎臟(排尿)、淋巴系統、皮膚(排汗)、肝臟(膽汁)、胃(嘔吐)到大腸(排便)排出。也可以藉由哭和笑,發洩不好的情緒和念頭。

依我看,現在大部份的人是壞東西進來的多。思想、情緒又負面,排出去又不定時、不定量,而且頻率、次數和量都不足。

因應之道是,一定要認錯、要感恩、要改變、要行動、要持久。

同時,要具體執行「七少八多」的基本概念:

七少:少油、少鹽、少糖、少加工、少外食、少魚肉、少便宜。

八多:多天然、多蔬果、多穀豆、多喝水、多運動、多大笑、多感恩、多祈禱。

面對進出之間,自己心中要有盤算,要走在中道上。

對於進,不妨先考慮「先減再加」的謹慎原則。不要急著進,先想辦法讓東西出去,減少身體負擔。再慢慢增加好的東西,可以避免加得太快,讓身體無法負荷。

對於壞的,要有「斷、捨、離」的想法。斷了這念頭,讓它沒機會進入身體。捨,原來愛吃冰淇淋、垃圾食物,經過了解、反省,能夠捨去不吃。離,離開不適合的、會讓人生病的環境和習慣,給身體重新開始的機會。

以身心靈品嘗好食物

這幾年,我很認真、持續地吃我和太太共同研發出來的排毒舒食。

舒食,簡單來說就是能讓人吃得身心舒適、漂亮不老的蔬食。

舒食基本上要符合五S:

一、慎選(Selection):精挑細選,新鮮就好,不一定非要用有機。可選擇你信賴的菜商、攤商,以當地、在地食材為主。基本上,我們只用油品、辛香料、醋、醬油和鹽去調味,所以會慎選以上品項。

我們選用冷榨的優質油品,醬油只選天然發酵的醬油,鹽則是使用含有豐富礦物質的海鹽。

我們幾乎很少碰「五白」:白糖、白米、精緻鹽、白麵粉、味精等製品。

二、少量(Small):少量多餐,每餐六、七分飽即可。我有時也會進行簡單的斷食。早上和晚上不吃東西,中午吃大量的生鮮蔬果,沒有主食類,讓腸道好好休息。

三、簡單(Simple):化繁為簡。食材簡單,少用加工及添加物的食品。烹調方式也是最簡單的輕烹調,不炒、不煎、不油炸、不慢燉久煮,以蒸煮和汆燙為主。

同時,盡量維持食物原味,不用人工調味料,只用天然發酵的醬油、味噌或海鹽提味,其他則直接用食材本身的味道來提味。

四、慢(Slow):細嚼慢嚥。「慢」的訓練,可以讓人分辨出食物的不同層次,身體才能夠好好地消化吸收最多的養分。

五、微笑(Smile):歡笑入餐。開心且真心感謝這麼豐盛的食物,然後用你的靈魂去品嘗,感覺什麼是真正的、讓每個細胞都舒展開來的好食物。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癌症蟬聯奪命榜首30年 男罹癌近女2倍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2012.05.26 04:35 am

去年十大死因 癌症獨霸30年 / 施靜茹 宋玟蒨

衛生署昨天公布去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癌症連續卅年蟬聯十大死因榜首。因癌症而死亡的男性將近是女性的兩倍。癌患的平均死亡年齡是六十六點三歲。

國人去年死亡人數十五萬兩千零卅人,死亡時鐘平均每三分廿七秒就有一人死亡,較前年平均每三分卅八秒,縮短了十一秒。

十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肺炎、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

去年國人十大死因排名與前年相比,只有原排名第四名的肺炎,與第五名的糖尿病對調,其他排名不變。

死因的前三大是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占所有死亡人數的四成六。

死因的死亡率,除了肺炎和事故傷害,較前年降低外,各死因的死亡率都增加,尤其是慢性下呼道疾病增幅最明顯。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趙坤郁說,吸菸是造成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原因之一,會導致肺癌和慢性阻塞性肺病;若能戒菸就能避免發生。

男、女性的十大死因前兩名都是癌症和心臟疾病,男性前三到五名分別是腦血管疾病、肺炎和事故傷害;女性前三到五名分別是糖尿病、腦血管疾病和肺炎。

去年十大癌症死因,排名榜首仍為肺癌,其他依序為肝癌、大腸癌、乳癌、口腔癌、胃癌、攝護腺癌、胰臟癌、食道癌和子宮頸癌。與前年相比,原排名第八的食道癌,與原排名第九的胰臟癌互調。

十大癌症死亡率,女性乳癌和男性攝護腺癌,都較前年增加百分之五點六,有一半乳癌患者死於五十七歲前。

目前國內四十五歲到六十九歲女性乳癌篩檢率只有兩成九,遠較歐美的七成低很多。

【2012/05/26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癌症蟬聯奪命榜首30年 男罹癌近女2倍 | 十大死因癌獨霸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7117629.shtml#ixzz1vvsmLejv
Power By udn.com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大死因癌症獨霸 去年男人少活0.2歲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2012.05.26 04:30 am

編輯台時間(1)男比女短命6.7歲 為何創紀錄? / 彭芸芳

圖/聯合報提供

台灣男人不但比女人短命,而且愈來愈短命。衛生署昨天公布去年國人十大死因,男性平均壽命只有七十六歲,女性八十二點七歲,平均男比女少活六點七歲,是歷來男女壽命差距最大的一年。

衛生署統計室主任陳麗華說,去年台灣男性平均餘命七十六歲,較前年的七十六點二歲,少活零點二歲,為近六年來首見男人壽命「倒退嚕」。

台灣女性去年平均壽命八十二點七歲,保持前年的紀錄。這也使女性和男性的平均壽命差距,拉開到歷來最大。衛生署分析,主因在於去年男性死於癌症者有兩萬七千多人,女性則只有一萬五千多人,男性較女性多一萬一千五百多人,使得男人的平均壽命往下掉。

圖/聯合報提供

老年醫學會常務理事、台大醫院家醫部醫師李龍騰說,台灣健保開辦以來,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

整體來看,女性還是較懂得注意自己健康,定期做健康檢查,有大小病會趕快就醫;不像男性或因忙碌沒空,有病卻拖著不去治療。

男性的癌症死亡人數,高出女性許多,與生活接觸致癌因子關係不小。李龍騰指出,男性比女人還愛嚼檳榔、吸菸和喝酒。這些行為都是導致口腔癌、肺癌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因此,男性癌症死因,一向由肝癌居首,去年則由肺癌超前。

圖/聯合報提供

多數男性必須挑起家中經濟重擔,有的還需從事建築工地等勞務較重的工作。特別是去年國人因為運輸交通事故死亡者,就占事故傷害五成以上,男性騎機車機會比女性高,交通事故風險也跟著提高。

演化上,女性因為部分身體結構占優勢,活得比男性久。李龍騰舉例,因女性荷爾蒙可保護心血管,因此,至停經前,比男人較晚罹患心血管疾病。

不過,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徐粹烈說,女性荷爾蒙雖能讓心血管壁維持彈性,避免硬化、阻塞。

唯女性一旦停經,約在四十五歲至五十五歲間,女性荷爾蒙分泌即急速下降,女性罹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即和男人一樣,甚至發生高血壓機率會比男性高。

【2012/05/26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十大死因癌症獨霸 去年男人少活0.2歲 | 十大死因癌獨霸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7117624.shtml#ixzz1vvs5X2NY
Power By udn.com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快走姿勢 你走對了嗎?

聯合新聞網 2012/04/09

走路幾乎是我們每個人出生學的第一種運動,從爬到走,跌跌撞撞,走穩後,加快步伐,進階成跑步。但姿勢正確了嗎?

【聯合報/全國馬拉松紀錄保持者許績勝口述、記者楊育欣整理】

走路幾乎是我們每個人出生學的第一種運動,從爬到走,跌跌撞撞,走穩後,加快步伐,進階成跑步。但姿勢正確了嗎?

正確的快走姿勢

1.應該挺直上半身,身體任何部位不需太用力,走路時膝伸直,以輕鬆的心情,挺腰收腹,如果腰彎曲,容易造成駝背。

2.走路時從腳跟落地,再把重心移到腳掌至腳尖,與另一隻腳交互運動。

3.走路踏出步伐時,自然揮動手臂,不用刻意,藉由揮動手臂平衡身體,角度擺動大,只是增加運動強度。

快走示範/大同高中蔡牧樂。記者陳立凱/攝影

正確的慢跑姿勢

1.上身腰背挺直,不前傾、後仰,頸部與肩部保持放鬆。

2.擺臂自然,雙手曲肘大約90度,手掌半握拳,前後擺動。

3.跑步下半身步伐,先由腳跟進入,腳底全面著地後,曲膝、蹬伸將足膝向後方伸直,身體重心由腳底移至腳尖蹬出,再移至另一腳。

4.交換步時,會稍微騰空,下半身應保持放鬆,腰、膝、踝自然不要太用力,避免著地動作僵硬,造成反作用力太大受傷。

放鬆心情的快走

現代人由於工作繁忙,有時無法拾起球具上球場,只能用天生的裝備——雙腳去運動。國內愈來愈流行快走和跑步,但兩者其實不一樣。

一般人所做的快走又與運動比賽的競走不同,沒有像競走的強制規則,這裡指的是隨心情自然放鬆的快走。

走路不能兩腳離地,兩腳交互著地,但快走又比正常散步與健走稍微快一點,步伐大一點;跑步則同時兩腳離地,兩腳交替速度比較快。

兩種運動都應視個人身體狀況調整,活動前都要確實熱身,結束後也要緩和運動。只要規律且持久,一周至少三天練習,維持30分鐘以上,才會有效果。

全文網址: 快走姿勢 你走對了嗎? - 小心運動傷害 - 健康話題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82444#ixzz1rXs7sWgU
Power By udn.com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膝蓋不好 就不能跑步了?

聯合新聞網 2012/04/09

黃森芳說,即便是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膝蓋不好的人,也不需要放棄快走或慢跑,而是更積極的解決膝蓋問題,也就是增加腿部肌肉的力量...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報導】

開跑前 兩大準備事項

無論是快走、慢跑,隨時隨地都可開始,只要注意設備、地點及暖身夠不夠。

1.球鞋及格嗎?

林貴福說,除了穿吸濕排汗、可伸展的衣褲,鞋子很重要。慢跑鞋當然是第一首選,鞋底大於腳掌面積,足夠的包覆力,可預防踝關節內外翻轉。但是慢跑鞋底紋路大,摩擦係數較小,比較適合柏油路、泥土地等較粗糙地面,最好不要穿慢跑鞋跑光滑的地面。相對而言,業者推出為走路而設計的走路鞋,可平時備用,以便隨時、隨地快走。

2.暖身夠了沒?

林貴福提醒,無論是快走或慢跑,熱身準備運動不可少,最好先走一段路,再開始加快速度。黃森芳說,平時應時常轉一轉膝蓋、踝關節,在快走或慢跑前,一定要活動關節至少2至3分鐘,關節囊釋放潤滑液,不致於磨損軟骨,也能讓軟骨獲得足夠養分,幫助組織再生、強健。

不是不能跑/膝蓋不好 加強肌力再上路

黃森芳說,即便是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膝蓋不好的人,也不需要放棄快走或慢跑,而是更積極的解決膝蓋問題,也就是增加腿部肌肉的力量。

當膝蓋以上的股四頭肌,內、外側肌有足夠的力量,「繃得緊緊的」,就有很好的緩衝、避震效果,減少關節壓力,甚至能預防產生退化性關節炎。

蹲馬步:增加腿部肌肉力量並不難,除了到健身房使用專業器材阻力訓練,在家也可時時訓練。例如蹲馬步,或坐在椅上屈伸膝蓋,將腿部抬上、放下。黃森芳說,一開始訓練會感到吃力,以蹲馬步為例,可以先蹲約30秒,起身再做,若5回合太累,就從3回合做起,休息一天、隔天再做。

用護膝:黃森芳提醒,使用護膝穩固關節,得注意鬆緊度要「恰恰好」,別讓護膝過度壓迫,反而阻礙血流順暢。

全文網址: 膝蓋不好 就不能跑步了? - 要活就要動 - 美容養生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82742#ixzz1rXrIzKbk
Power By udn.com

chin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